刘昌俊委员: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

2020-05-21 17:55:54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陈曦

陈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和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创新人才的摇篮和汇聚地,而博士研究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对科技日报记者说,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中博士生招生占比小、硕士生招生数过多,已很不适应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的需求,尤其在一些亟需突破的关键学科领域。改变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刻不容缓。

刘昌俊指出,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约为58.4万人,其中硕士生约51.7万人,博士生约6.7万人。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硕士生约79.0万人、博士生约9.4万人。除极个别高校外,我国一流高校均以硕士生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对象,大量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硕士生为主,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发展。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院校主要以博士研究生为主。

“硕士生培养年限短,加上各种制约因素,开展实质研究时间减少,因此深入融入科研不可能。”刘昌俊说,硕士生在我国一般培养年限为2.5年至3年,其中课程教育占一年,由于很多学生在进入研究生后才开始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培训占用时间逐年增加,因此实际从事科研时间不足一年。特别是近些年,硕士生就业压力增大,硕士生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再加上很多培养单位对硕士生毕业有发表论文或者申请专利数量的要求,为达到毕业要求,一些硕士生只能开展易于出成果的研究。最终导致浪费科研资源和指导教师时间,还有可能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

“目前,我国培养博士生的能力与水平已经大大提升,一些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培养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刘昌俊建议,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协商,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调整我国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比例,尽快提高博士生占比,从根本上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

“现在极个别高校已经采用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多招博士生,保证了科研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刘昌俊建议,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点,在研究生招生结构尚未改变情况下,实施类似的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保证这些院校对博士生的需要。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管,保证培养质量。

刘昌俊教授(受访者供图)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刘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