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影响因子“暴政”,是时候了 《自然》签署DORA,倡导科研评估不要过度依赖基于期刊的指标

2017-04-28 07:01:13 来源: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 罗 晖
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影响因子,

“这是一场起义。我们不愿意再受它的支配。”5年前,美国细胞生物学会等70多个组织的150余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宣言,以反抗影响因子暴政。这份简称DORA的《旧金山科研评估宣言》中心思想是:“评估科研要基于研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发表该研究的期刊”,建议科研资助机构、研究机构等有关各方在资助、任命和晋升的考量中,停止使用基于期刊的单一指标,尤其是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科学家的贡献。

5年后,4月27日,《自然》暨自然科研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爵士代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签署了DORA,倡导科研评估不要再过度依赖基于期刊的指标。

“《自然》及其子刊长期以来发表了多篇社论,强调传统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呼吁改用更加全面的科研评估模式。” 坎贝尔说。

影响因子究竟是个什么鬼?当真如此“罪大恶极”?

根据DORA,开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期刊影响因子指标“创立之初本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判断采购哪些期刊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衡量论文科学质量的。”其计算方法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但这一机制很容易使得那些时髦的而非真正高水平的研究“脱颖而出”。《科学》杂志曾撰写社论,认为影响因子最重要的危害是可能妨碍创新,它引导科学家专注于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追逐所谓的“热点”,而不是潜心科研创新。

坎贝尔27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理解和回应科研人员的需求,与科研共同体合作,推动科研评估政策和标准制定是自然科研的核心使命,也是他们签署DORA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期刊的影响因子不一定能代表和反映发表在这一期刊上的每一篇论文的重要性,况且还仅仅是以两年为周期加以衡量,许多重要的科研发现的影响力都是在论文发表后数年之后才显现出来。同时,引用量不高的研究也可能是质量很高的。

然而,坎贝尔介绍,自然科研2016年下半年对2500名作者开展了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反对过度依赖影响因子作为单篇论文质量指标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影响因子仍是科研人员决定向何处投稿的主要考量因素。

“减少对影响因子这种评估指标的依赖对于研究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来说,的确是一项挑战。尽管如此,我们希望能推动整个科研共同体加大努力,开发出评估科研人员及其贡献的更好机制。”坎贝尔说。

据悉,自然科研新增加了同行评议指标,包括从论文提交到接收、从接收到发表的时间等,还提供使用指南,以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决策。

自然科研旗下签署DORA的期刊包括《自然》、所有冠名“自然”的研究期刊、所有冠名“自然”的综述期刊、《自然-通讯》、自然合作期刊、《科学数据》和《科学报告》。

加载更多>>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