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贵州,实地触摸到了“数字乡村”的温度,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中的数字力量。从产业发展,到乡村治理,“数字乡村”照亮了多彩贵州新未来,也照见了中国乡村振兴的新模样。
-
10月28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中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农特产品集散中心(以下简称集散中心)。
-
皂角除了洗衣服还有啥用?在织金县猫场镇皂角精加工车间,记者目睹了皂角这种传统的洗涤作物的蜕变之旅。10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织金县猫场镇,就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采访当地的皂角产业发展。在工人的手中,皂角经去壳、取籽、剥皮……一步步变为晶莹剔透的皂角精(皂角的果肉)。皂角精又名雪莲子,可食用,中医认为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等功效。
-
10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纳雍县,就乡村产业发展和东西部协作采访纳雍县晶煌制衣有限公司。
-
10月27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体会到了该县如何让手机变成新农具,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
10月2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纳雍县化作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园。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明介绍,“这些菌棒将生长到明年4月,五六月份开始进入红托竹荪收获季节。”
-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贵州省,在位于贵阳市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等地,见证了该省奋勇前进在建设大数据产业高地之路上的矫健身姿。
-
10月26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来到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水族非遗项目体验中心,感受马尾绣、水书等水族非遗艺术如何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和文化价值。
-
走进朱昌镇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连片、整齐划一的冬暖温室大棚格外气派。漫步其中,几名工人正穿梭于立体西红柿种植架之间忙着整枝。10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这里采访调研。
-
10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采访发现,该区因地制宜建产业,多措并举稳就业,创新机制优服务,让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
-
10月2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毕节市七星关区,就易地扶贫搬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研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
10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调研采访。在“花城有爱 穗毕同心”广州共青团粤菜师傅(毕节)培训基地内,同学们正在进行粤菜烹饪制作训练。
-
小青瓦、白粉墙、石板路……蒙蒙烟雨中,一切显得那么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令人向往。10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的花茂村。
-
10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集体采访活动,来到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大小井风景区。这里的水上集市果蔬喜人,布依族乡亲热情好客,如画山水间是一番独特的黔贵风光。
-
10月2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中国辣椒城虾子镇的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生产,为完成近期的订单忙碌着。这段时间,恰逢“双十一”即将到来,该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赶制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
-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10月24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在这个美丽乡村的小路旁,村民们竖起多块宣传牌,写着《十谢共产党》的歌词,把村民致富不忘共产党的强烈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
-
雪花纷纷飘落,落在雪山上一名名红军战士身上和他们高擎的红旗之上。黑暗中,一名女战士与她的战友作最后的告别。倒下的战士们身后,朝阳升起在大地之上,光芒映照着重峦叠嶂,为长征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
“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核心。按照黔南高新区的特点,我们一个抓高,即高技术、高附加值,一个抓新,即创新、绿色。”10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素有“亚洲磷都”美誉的贵州省福泉市。
-
10月24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集体采访走进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
-
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咋破?不急,有产业导师把脉问诊。10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获悉,为了促进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近年来,贵州先后从高校、科研院所部门选聘了500名产业导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在10月23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苗智会介绍,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贵州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和固废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五场战役,全面推进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磷污染、锰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工业园区环境治理七个专项攻坚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
-
10月2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贵州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娄松在会上表示,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和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
10月16日起,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深入成都、德阳、内江等地,探访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
-
从原料入库到电阻印刷、烧结、镭射切割,从筛选到表面处理、磁选再到测包、成品入库……很难想象,生产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电阻,要闯过这么多关卡。
-
10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省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基地。
-
10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宜宾李庄古镇。
-
10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埃克森新能源(绵阳)电池产业园。
-
10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四川绵阳的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科技”),这一成立于1958年的光电连接器“技术老兵”交出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
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但由于乡村文艺人才长期匮乏,优秀的乡村文化无法得到较好的提炼传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0月19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绵阳市,了解到绵阳市在引进乡村文艺人才,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采取了诸多创新举措。
-
水稻也能“割完一茬又长一茬”——收割完一季后,让它再长一茬并再次收获,实现一季两收。10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自贡市富顺县,在当地有悠久种植历史的“再生稻”正焕发新生。
-
“如果现在要新建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大学城,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打破地域限制,把大学城建在‘云’上。”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
10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
-
10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这家西南地区首家、四川省唯一的太阳能光伏封装材料制造企业,可生产全球最大尺寸和最薄的光伏封装材料产品。
-
这是10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在自贡航空产业园凤鸣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看到的一幕。作为国内最大的高端无人机生产基地,该园区已运营自贡凤鸣、兰田两个通用机场。
-
“因盐设市”的自贡,市名里的两个字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作为地方传统民俗,自贡灯会有“天下第一灯”的美誉。
-
“这里是我国内陆规模最大的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生产基地,它填补了国内高端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技术空白。”10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内江市的四川富乐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杨世兵说。
-
10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德阳“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这里打造的四川省首个5G无人示范农场,探索丘陵地区农业节本增效新模式。
-
咖啡飘香、白墙碧瓦、桂花绽放……10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看到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
-
泥泞的村道变成了水泥硬化路面,随处可见微田园、微菜园,血橙树掩映在房前屋后。10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来到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岗石村马家院子。
-
10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走进这家目前我国唯一的C919发动机检修基地。
-
10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成都桂溪生态公园,这个集海绵城市、多元水景、多样景观、市民交流活动和应急避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绿色平台,屋顶、路面、停车场等元素彰显透水的功能。
-
“这里已聚集起人工智能产业关联企业70余家,数字通信产业关联企业近30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关联近50家,入驻企业达到2600家。”10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团,走进成都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区管委会主任张明德说。
-
10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中信书店成都兴隆湖店,这里是成都首座水下书店。
-
“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累计签约重大项目270余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10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天府新区,该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公园城市推进处副处长高国瀛说。
-
10月1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波尔村,当地依托中国农科院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建成中国农科院立体农场。
-
近年来,重庆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任务攻坚战,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
不需要人操作,小巴聪明地避开其他车辆,完成变道、超车等一系列动作。10月12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亲睹无人驾驶的未来场景。
-
10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重庆,在为期4天的采访里深入各地,感受到巴渝大地蓬勃的创新生机。
-
10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璧山区,探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
-
先进数据中心是推动重庆地区数据要素流通的重要平台,是促进重庆城市发展的数字底座,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举措。
-
10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走进先进数据中心机房内部,记者看到中心冷却装置采用了全浸式相变液冷技术,服务器仿佛“泡”在水中。
-
10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体验重庆璧山空中云巴。璧山云巴一号线联通璧山两大交通枢纽,起点为成渝高铁站,终点为璧山地铁站,线路全长15.4公里,共设15个站。璧山云巴示范线可实现人脸识别,乘客可无感进站。云巴具有四重安全保障,实现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级(SIL4);云巴的能耗较低,仅为重庆单轨的六分之一。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巴南的重庆国际生物城。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重庆市九龙区的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公路物流基地。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永川区。目前该区已全域开放1385公里道路,作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和示范应用道路,并通过整合接入交巡警、交通运管、市政的数据,推出信号灯智能配时、城市绿波等应用服务,城区交通拥堵程度下降11.3%。
-
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重庆市九龙区的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铝)。近年来,西南铝依托在航空航天材料方面的技术底蕴,在国内率先完成了汽车用高强7000系铝合金的材料开发和产业化,并根据市场需求,对材料不断迭代升级,开发出第二、三代具有自主产权的低成本7000系铝合金材料,目前正在全面市场化推广。
-
从这里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2天到达广西钦州港;通过中老跨境班列,5天到达老挝万象南站;通过中老联运班列6天到达泰国玛达普站……10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
这个位于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的小山村,已有30余家知名企业带动50余户农户建成9家餐饮企业,4家民宿,陶艺馆、竹艺馆等20余家,辐射带动600余户农户平均增收1.1万元。
-
在重庆市巴南区,坐落着一座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的国际生物城。
-
坐进搭载鸿蒙系统的阿维塔11驾驶座舱,记者就感受到了它的智能化:入座后,座椅会自动调节;驾驶过程中,可以选择进入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到达停车点后,选择智能泊车模式,车辆就自动倒车入库,整个过程非常流畅。
-
握着一卷直径约12厘米的氨纶丝卷,华峰重庆氨纶综合管理部部长陈召杰说,该企业目前所有生产线的氨纶丝卷绕机每20秒卷绕的氨纶丝,可以绕地球一圈。
-
黄精面条、黄精桃片、黄精茶、黄精果脯……地处武陵山区的华溪村,传统的黄精在这里做出了新花样,不仅让黄精走出了大山,还远销海外。
-
近年来,梁平区高度重视双桂湖生态修复工作,2015年,开始试点建设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并于三年后正式挂牌。10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重庆市梁平区,走进这座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
-
彭淦是下庄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学生,现在是重庆市巫山县竹贤八一爱民小学的一名教师,回到自己家乡从退休老师手里接过教育火炬,为下庄村教育做奉献。
-
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如今拥有1个数字化生产车间、17条自动化生产线、30万吨原料发酵窖池,可年生产成品22万吨。10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被誉为“重庆宝贝”的涪陵榨菜正依靠创新激发产业新的发展活力。
-
10月10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重庆下庄村。下庄村位于巫山县东北部,老下庄村因四周绝壁合围,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为改变下庄村闭塞落后的面貌,1997年,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108名下庄人,以最原始的方式“抠”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公路。出山公路修通后,毛相林又带领村民攻坚克难,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劳务输出(蓝色)、柑橘(橙色)、西瓜(绿色)。2022年,下庄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多元,是修路前的50多倍。
-
群山环抱的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被当地人称为“井底村”,此前只能通过一条悬崖峭壁上的“天梯” 小路出村,几乎与世隔绝。
-
10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重庆石柱县桥头镇,这里正积极创建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国“万企兴万村”示范村、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镇等。
-
10月9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长江干流巫山段。
-
采样器扔进水中,再提起时里面已经装满澄清的长江水,经过分装、现场检测记录,一次长江水质监测采样工作便完成。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魏嵬随手拿起一瓶刚刚从长江中提取的监测水样,向记者详细介绍着长江巫山段水质情况。
-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万亿元。仅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3.82万亿元、同比增长5.2%。
-
重庆已经构建起“1+10+1000”的汽车产业集群和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达70%,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4.5%。
-
10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全国第一家跨省域集中管辖相关金融案件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成春说,截至9月25日,法院两个办公区共受理7731件,结案5434件,标的额243亿余元。
-
12年前的重庆市团结村中心站只是一个四等小站,占地面积100亩,员工仅20余人。但2011年在全国率先开行渝新欧班列、2017年率先开行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后,团结村中心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站已成为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占地面积扩展至3800亩,员工600余人,年办理量达70万标箱。“小车站”实现“大变身”的背后,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
在10月9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重庆市林业局局长曹春华表示,该局在“量”“质”“值”“制”“治”上下功夫,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积极为加快推进美丽重庆建设贡献林业力量。与“十三五”末相比,重庆市林地新增234万亩、达7026万亩,森林新增838万亩、达6800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8.74个百分点、达55.04%。
-
为了兑现“一江碧水出巴渝”的庄重承诺,重庆市近年来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方面不断发力,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效。
-
10月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这里是重庆,这里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这里是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这里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稻田边的水塘中、在赛锡湖里,不时看见有鱼儿翻腾,在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工作人员把水中的蟹笼拉了上来,蟹笼里的螃蟹干干净净,长得很肥,活力满满……9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这里的“海鲜”已经到了丰收时节。
-
超级棉田位于尉犁县阿西木和田地区,运用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遥感无人机、农机自驾仪、系列物联设备及智慧农业XSAS系统平台,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完成了3000亩棉田“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的升级和改造。
-
辽阔无垠的戈壁滩上,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片昔日的“死亡之海”正在油气宝藏的基础上,一步步成为绿电热土。
-
9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川宁生物副总经理沈云鹏说,公司主要产品为医药中间体,总产能超16000吨/年。项目年需使用玉米40万吨、黄豆20万吨、煤炭120万吨,有效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种植业的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数万人的稳定就业,助力伊犁地区农业经济振兴发展。
-
在9月19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新疆创锦农牧业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李炯春介绍,华西牛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2022年创锦农牧开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展选种选育工作,应用我国第一个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实现传统育种向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升级换代。现在当地的种牛已经达到2000头。
-
9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宁生物),川宁生物副总经理沈云鹏说,废气通过“微负压密闭收集+臭氧氧化+两级洗涤+分子筛/活性炭吸附浓缩+高温热氧化燃烧”集成技术深度净化处理后,实现了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
9月12日—1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来到新疆喀什、巴州等多地区,真切体会到新疆的能源产业在产业链创新发展与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
“这几年通过中欧班列我们一共出口了大约4亿多元人民币的产品。”在9月19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位于伊宁县纺织产业园的伊犁卓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华介绍,企业2017年底经招商引资从河北保定来到这里,几年来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9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作为反映伊犁民俗风情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景区,喀赞其已成为伊犁的网红打卡地。
-
9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州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斌说,伊犁有丰富的水、煤炭、生物资源,气候条件优越,空气质量良好,非常适合生物技术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
-
9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伊犁州伊宁县纺织产业园。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党工委委员闫春萍说,产业园已成为全疆织机规模最大、带动就业最多、品牌效应最好的专业织造园区。
-
在9月19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经南通援疆工作组引荐,从江苏南通来到新疆的贻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胜向记者道出了落地新疆的“甜头”。
-
在9月18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鹏表示,“在环保标准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小企业生产低附加值基础药也要进行高额环保投入,容易导致入不敷出。但大企业生产规模大,存在规模效益,通过不断优化成本结构,在环保达标的基础上仍能产生利润。”
-
“我们的实践是‘波特假说’的强有力证明。”在9月18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鹏介绍,波特假说认为,合理的环境治理可以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抵消环境治理成本,长期看可提高行业的技术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
这里不仅仅有享誉中外的秦兵马俑、全国文旅顶流大唐不夜城,还有激发创新活力的“秦创原”、可以设计大飞机的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90秒下线一辆车的智能装配车间……这里是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气魄,奋力谱写新篇章的陕西!
-
“我们把废渣中的有害物去除,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再发酵,就能得到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在9月18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邓留杰介绍,这是一种“活的”改良剂,能持续分泌生长因子,在刺激植物生长的同时,提升植物盐碱耐受力、提高植物固氮水平。
-
在9月18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位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的川宁生物废水处理车间,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云鹏拿起两瓶颜色不同的水样介绍道,褐色瓶子中的是发酵后残余物中的废水,含有有机质等对环境不友好的物质,经过处理后就变成这瓶中透明的水,达到饮用标准。
-
据介绍,新疆拥有丰富的减压渣油、煤焦油、乙烯裂解焦油等劣质重油资源,如何把这些数量巨大的劣质重油清洁高效地转化成高附加值油品及化学品已成为煤化工、石化企业亟需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
-
“有一类叫无芳烃溶剂油的中间产品,在美妆中就能用到。”9月17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克拉玛依市先进能源技术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亚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煤炭、石油的工业产品经过相应的转化、提纯,可以生产出很多高附加值的原材料。
-
如何有效降温又降低耗能?“我们与上海理工大学的研发团队合作,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冷却方式,这种方法无需将CPU(GPU)等核心组件浸入制冷液中。”在9月17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碳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向记者展示了已经应用于数据中心的全新液冷系统。
-
科幻中的外太空场景、神仙世界的云雾缭绕、大峡谷大沙漠中的特色地形……影视作品中令人惊叹的大场面近年来越来越逼真。
-
“昌吉的规上企业总数达到531家,这个数量在全疆处于第一位。”在9月16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玉星介绍,昌吉的产业承载优势明显,有国家级园区3个、自治区级园区6个,是全疆唯一各县市均建有省级以上园区的地州。
-
“转变一下模式,农户每年能减少约一半贷款利息。”在9月16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舍亚辉介绍,农户直接对接银行,无法灵活选择贷款时间,一般银行固定时间打款,打款后就算利息,但农户并不是放款后一次性全用掉,钱不用时照样算利息。
-
9月16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九圣禾种业副总裁王文玉介绍,科研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共同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种子检测指标——“活力”指标,可用10天左右的时间测定一批种子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活力情况。
-
“极端天气是对好种子的‘考试’,也更能彰显种子的品质。”在9月16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九圣禾种业研究院种质资源负责人郭建强介绍,今年,一些地区发生了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公司主推品种九圣禾2468、郁青392等仍保持稳定产量。
-
9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昌吉州。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新疆制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其中1/3来自昌吉。昌吉州累计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03个、登记新品种506个,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率达75%以上。
-
9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昌吉州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九圣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舍亚辉说,企业搭建了大研发体系,与新疆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优秀人才和资源,为中国种业市场提供科研产品、服务。
-
9月16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昌吉回族自治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魏建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除了做良种推荐,推广员还要随时回应农户的技术疑问,通过集中方式系统讲解或通过微信群结合当时的天气、时节等做到即问即答。
-
一条疆电外送“大通道”,从新疆昌吉换流站出发,穿越天山、河西走廊,跨过长江,最终在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与华东电网“牵手”,一天可输送2.4亿度电,相当于同时点亮4亿盏30瓦的电灯。
-
“十年间,我们园区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倍。”9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袁伟介绍,准东的经济总量在全疆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
同样是特高压输电,铁塔的样子却是不同的。一种高高瘦瘦,占地面积较小,一种膀大腰细,占地面积较大。“前一种是直流电铁塔,后一种是交流电铁塔。”9月1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国家电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告诉记者,直流架空输电线只需要两根(每根指的是一组),作为正负两极导线,而交流架空输电线则需要3根。正因为如此,“一架三”的交流铁塔需要在中间为第三根输电线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一架二”的直流铁塔则不需要。
-
9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露天煤矿,放眼望去,覆压在煤层上方的剥离物剥离后露出大片平整的煤田。
-
9月15日,记者一行随高质量调研行集中采访活动中来到新疆疏勒县“蔬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
9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来到了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见证了一颗颗小小的紫色果实如何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致富。
-
9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一行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采访活动来到喀什经济开发区,了解了当地在锂电池行业发展中做出的努力。
-
9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这里成千上万根银色的原丝在经历过300℃的预氧化及850℃和1800℃的低、高温碳化“锤炼”之后,变成了应用广泛的新材料。
-
9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乌鲁木齐国际陆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卢山介绍,新疆番茄酱数量多、品质好,在全球市场非常受欢迎,一部分通过中欧班列向西可运抵到意大利那不勒斯、荷兰鹿特丹等地,一部分往东主要经由天津港销往北美。
-
9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项目管理部经理赵玉仙自豪地说:“我们的辣椒收获机为全国首创,市场占有率达75%;5行及以上玉米收获机的市场占有率达31%,全国排名第一位。”
-
“一流企业的输出不止产品,还有标准。”9月14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金风科技公共关系主管王虽愚站在一面专利墙前介绍:藏蓝色的是型式认证,浅蓝色是发明专利,白色的是国际和国内标准……
-
9月13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葛标说,新疆聚焦聚力抓产业、强链条,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
9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车间看到这令人振奋的一幕。
-
“上个月新疆的锂电池项目已经投产,年产2万吨的绿氢项目也于今年建成投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多福在会上表示,1—7月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6%,高于全国工业投资的平均增速。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全喜在会上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推动新疆水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新增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国庆在会上表示,商务厅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聚焦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
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王上村。
-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连续7年实现增产。”在9月13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洪斌介绍,新疆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达701万吨,比上年增加46万吨。目前秋粮丰收在望,预计全年的粮食增产200万吨以上,总产有望突破2000万吨。
-
9月1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召开情况介绍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副主任、改革办副主任张世俊在会上表示,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方面,新疆制定了《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新疆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实施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9月13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疆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杨永岗说,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新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助力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
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这里正是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源库所在地,建筑面积约1500平米,包括耕地土壤馆、表层样本库和剖面样本库,全部采用智能化设计,可容纳表层样本50万个,剖面样本3000个。
-
9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苹果之乡”洛川,在延刚果业公司智能分选车间记者看到,一颗颗苹果不仅要通过果农的“眼选”,还要经得起智能设备的“严选”。
-
一颗颗个头硕大、外表光滑、色泽靓丽的无花果缀满枝头,清甜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9月11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杨凌示范区的杨凌菲格庄园。大棚外秋风萧瑟,秋雨微寒,大棚内却是温暖宜人。
-
9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榆林的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小保当煤矿的一、二号煤矿核定产能分别为2000万吨/年和1300万吨/年,在这两座大煤矿当中,数字化系统已经得到全面应用。
-
9月10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安康市石泉县经开区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探访预制菜产业如何给地方经济注入鲜活动力。
-
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杨凌示范区展厅的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展厅。
-
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榆林创新院”)。
-
十多年前的南沟村是一个“出行难、娶媳难、干事难”的“三难村”,打个电话都要专门跑到山坡上。9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沟村看到,规模化种植的苹果园、樱桃园郁郁葱葱,村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
9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汉中天汉生态文化公园,只见两岸绿树掩映、清水潺潺,仿佛置身画中。
-
作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窑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南部的陈炉古镇被誉为“东方古陶生产的活化石”。记者日前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这座千年古镇。
-
9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延安革命纪念地,看到土窑洞、历史建筑、桥儿沟鲁艺革命旧址等文保单位保存良好,经过近年的修复和保护利用,革命旧址焕发着新的光彩。
-
在位于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六组的草池湾田园综合体,记者看到,荷塘里的荷叶在风中摇曳,学龄儿童徜徉在田间学堂研学,稻田里一株株稻穗弯着腰,村民们喜迎丰收,一派美好景象。
-
9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安康市。
-
科技日报记者9月8日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宝鸡宝钛集团,见到了“奋斗者”号载人舱球壳的“真容”!载人舱球壳长啥样,都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戳视频,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战乾带你一睹为快!
-
北京冬奥会冠军谷爱凌有一张流传甚广的戴虎头帽的照片。这顶虎头帽来自陕西西部的千阳县,它是当地妇女的劳动结晶,也是致富法宝。
-
“别看这小小的棒丝,它是飞机紧固件的关键零部件,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实现量产,可基本满足国内需求。”9月9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车伟介绍说。
-
依靠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每隔90秒就有1辆吉利博越汽车“下线”。在高度智能化的汽车生产车间,这样的速度已经成为“日常”。
-
中国电子彩虹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它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显像管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本世纪初,在新技术的冲击之下,彩虹集团一度陷入困境。然而经历十余年来的重组和技术革新之后,彩虹集团已经“重放光芒”。
-
9月8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商洛市山阳县。
-
金秋九月,秦岭北麓果香四溢。在陕西宝鸡眉县猕猴桃种植基地,一架架猕猴桃枝叶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丰收在望。
-
“我们姐妹们通常都会来这里晨练,因为这里空气特别好、含氧量很高,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活动的场地,也给了我们一个退休以后的幸福生活保障。”市民唐利英对记者说道。
-
9月8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商洛市。
-
9月8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商洛市商州区,在三一绿色建材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9月8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商洛市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现场了解该县如何做足做好产业文章,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高地。
-
随着文旅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建设了古风古色的“网红老街”,这些老街往往位于旧城的中心或城关地区,以便利用老城区的文化资源。然而,陕西省宝鸡市却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区近郊的北坡胜利塬建设了“西府老街”。
-
9月8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商洛情况介绍会上了解到,商洛依靠丰富的秦岭生态和生物资源,聚力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
9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汉中天汉生态文化公园,看到众多市民在公园内晨练、参观、拍摄。
-
“利用我们共同开发的‘秦岭·翱翔流体力学大模型’,在飞机设计仿真中加入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它仿真的效率更高、结果也更准确。”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首席运营官张云鹏告诉记者。
-
9月6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铜川市。在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记者看到,这里建成了年产1000万棒菌棒生产线和年产300万瓶的香菇酱生产线。
-
郑金国是浙江台州人,2021年,他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来到陕西汉中,创办了陕西正骏金果机械有限公司。郑金国说,汉中土地辽阔,办企业不再担心用地问题了,再加上汉中市提供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让他感到“伸得开手脚”。
-
9月7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渭南市大荔县。记者看到,大荔冬枣使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及枣园精准施肥专家系统,让冬枣上市时间从10月中旬提早到5月中下旬,冬枣变“夏枣”,身价倍增,富了一方百姓。
-
9月7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陕西渭南华山牧乳业,了解到一滴新鲜的牛奶,在通过杀菌、发酵、灌装、检测、冷链运输后,只用不到24小时就能端上陕西人的餐桌。
-
9月7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渭南市情况介绍会上了解到,渭南市民生福祉改善增进,今年1月至7月,民生支出27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2.59%。
-
9月7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渭南情况介绍会上了解到,渭南正在加速形成产业高地。随着“一带一路”、西安都市圈建设等政策交织叠加,渭南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15个,规上工业企业637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
9月6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来到了位于陕西西安城南的大唐芙蓉园。
-
“铜川是产业转型示范之城、生态文明之城、文化自信之城。”9月6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铜川情况介绍会上了解到,铜川狠抓生态治理,先后实施了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重大示范试点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一、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关中地区第一。
-
9月6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看到这里以“欧洲风情小镇”风格为方向,打造出宜业、宜居、宜游的休闲度假村,成为了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3094元。
-
9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未来产业城的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这里已经建成的设施可以提供每秒30亿亿次的算力,因此有“西北最强大脑”之称。
-
仿唐的建筑,璀璨的灯光,古风古韵的演出……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以其丰富的文旅业态,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打卡地。
-
9月6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铜川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勇介绍,铜川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大战略任务,积极融入全省产业布局,参与产业分工,细化延展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
-
9月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工作日晚10点的这里依然人头攒动,景区内上演着“盛唐密盒”“华灯太白”等多种主题演出,许多游客在和身着古装的演员互动。
-
“西安是机遇之城,也是希望之城。”9月6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西安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介绍说,2022年底,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第4个“双中心”城市,对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大后方,带动西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3年上半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64亿元,同比增长55.1%;2020年至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全国排名由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攻克关键技术360项,解决“卡脖子”难题21项,填补国内产业空白22项……戳视频,看陕西从创新优势快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活动介绍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温志刚介绍,今年以来,陕西省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结构向优、动能蓄积。
-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介绍,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从2020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牢牢稳定在4500万亩以上。总产、单产逐年提升,2022年达到1297.9万吨、286.7公斤,分别为本世纪最高和历史最高,去年增量占全国的7.5%,增幅位列全国前10。
-
9月5日,记者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上获悉,陕西省坚持把创新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24户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居西部第一。
-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海鹏表示,当前,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正在加速释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联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西安获批国家“双中心”(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2年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万余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增速连续两年超过30%,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人才大省的创新优势正在快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王海鹏介绍,当前,富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蓝图已经绘出。
-
9月5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表示,陕西省近年来全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构建了“热带雨林”式的科创生态。
-
9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绥化庆安县,当地建设了一座庆安稻作文化生态公园。
-
9月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双鸭山市宝清县翡翠湖矿坑公园,公园中的一池碧水犹如一块翡翠。
-
“过去,石墨产业化应用发展非常缓慢。现在情况完全不同,新能源产业对高品质石墨的市场需求旺盛。”9月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采访活动走进双鸭山市墨砾石墨产业园,双鸭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李召福表示,石墨矿开采利用迎来黄金时代。
-
带着通体炽热、带着火焰尾巴,一列仿佛来自地核深处的微缩“火车”由远及近。9月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采访活动走进位于双鸭山的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无缝钢管车间,刚刚轧制成形的无缝钢管呈现亮红色,在车间冷床上依次排列。从加热炉出坯、穿孔、轧管到减径工序、调质热处理全部自动完成。无缝钢管此时的反复淬炼是为了挺进更深的油井。
-
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的走访中了解到,佳木斯市支持企业以提升生产能力、提高智能化水平为目的开展技术改造,组成专班深入企业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对照《黑龙江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政策实施细则》明确改造方向、项目重要节点,并协助企业申请省级政策支持。目前,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生产数字化改造项目等已列入支持名单。
-
黑土地需要适应黑土和高寒气候条件的种子。数十年来,一大批扎根黑土地的科研人员,默默在基层坚守,培育出多个优质粮食品种。9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黑龙江农科院绥化分院,了解这里的育种故事。
-
在9月3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看到一种名为“山茄树”的神奇植物。
-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有一片探明储量为8.71亿吨的煤矿,但煤质并不优秀。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公斤,它只能达到2000千卡/公斤左右。这种煤就是褐煤。
-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水稻品种大约有100个,但不都适合佳木斯所在的积温带。”9月3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富锦市万亩高标准水田核心示范区。
-
9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富锦市的象屿金谷农产有限责任公司。这里谷仓林立,平房仓排列整齐。
-
9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绥化海伦市,发现海伦站不仅致力于大豆品种选育,还在黑土生态研究领域做了长期工作。
-
近些年,石油和煤炭这两大黑龙江传统产业变了,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在9月初进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从油田人、煤矿人对数字化转型的驾轻就熟中,更加深切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源头和动力。
-
为了节约工人们的脚程,这家企业在楼房里布置了共享单车。工人可以骑车通过连廊,在八座厂房中穿行。这座规模庞大的“连体建筑”,位于黑龙江绥化的天有为汽车电子产业园。9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绥化,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东芳告诉记者,产业园区生产的是汽车仪表及车载智能显示器。天有为共有总340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650名,年均研发经费约7000万元,是国内汽车液晶组合仪表及汽车智能座舱等产品的领军企业。
-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富锦万亩水稻公园中,人们登上高处就会看到巨大的稻田画,农业现代化、夺冠逐梦、时代征程等画作栩栩如生。9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了解到,这组稻田画的种植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3D稻田画。怎样才能用水稻作画呢?怎样让稻谷的颜色按照设计师的心愿生长?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
“没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离开绥化。”这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精深加工的宣传语。9月3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绥化市,了解这里快速发展的玉米生物发酵产业。
-
“在我们上马新项目遇到资金困难时,县政府很快帮忙协调到了500万元资金,解决了立项问题。”9月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佳木斯市桦南县,黑龙江迪诺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益滨谈起政府对企业的帮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帮一把就会让企业迎来更大的发展。
-
谋求高质量发展之路,农作物的深加工是拥有“大粮仓”之称的佳木斯的优势所在。9月2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佳木斯市桦南县,全新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
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遇到一只机械手。
-
8月31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哈尔滨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这里被誉为“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主要生产铝、镁及其合金。
-
走进这家生产车间,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玉米香味。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齐齐哈尔的北纬四十七度绿色有机食品公司依安工厂,这里是玉米产品的精加工场所。人们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北纬四十七度牌塑封鲜玉米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
-
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有限公司,作为重型机械厂,中国一重的主要职责是为各行各业提供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装备制造在工业生产当中处于上游位置,因此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被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
全年温差高达70摄氏度,最长日照17小时,天然碱性水……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齐齐哈尔克东县,探访这里依托北纬47°核心奶源地、有机黑土地等优势打造高质量“奶乳一体产业链”的相关情况。
-
9月1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为奥运冠军制造装备的百凝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