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的入党的心声丨穆恩之:他参与西沙群岛资源调查、参与石油会战,为推进国际和我国界线地层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2021-08-19 09:38:2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烁

视频来源:科技日报,制作:李忠明、赵卫华、何沛苁、马延梅、齐伟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王烁

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方面感到兴奋鼓舞,一方面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为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好地贡献我的全部力量,我决心向党提出申请,接受党的严格审查和鉴定。

——摘自穆恩之1956年3月《入党志愿书》

穆恩之入党志愿书手填页

他是地质学、古生物学家

国际知名笔石专家

早在1947年

穆恩之就参与西沙群岛资源调查

他和其他学者一起证明了

我国对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

确凿无疑

还调查了岛屿的沉积地质

新中国成立初期

他参加太子河流域的

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没有车就靠步行

战胜疾病侵袭、缺粮危机

解决了一个个生物和地质难题

1950年代穆恩之在东北野外指导当地地质工作者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带病参加祁连山考察

他领导了祁连山早古生代地层

和笔石的野外工作及室内研究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

参与西南石油会战

海南岛富铁矿会战的

地层古生物综合考察

气温高达40—50℃

他全然不顾过度疲劳

仍坚持野外考察

1979年穆恩之(前排中间)等在西藏珠峰南坡考察

上世纪八十年代

他主持我国奥陶-志留系界线研究

1980年代穆恩之在湖北宜昌作地质调查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

他力排众议

坚持正确学术观点

为推进国际和我国界线地层工作

做出了贡献

笔石即笔石纲化石

是一类已灭绝的海洋群体生物

他完成了《笔石》《中国的笔石》

《中国志留系》等

百余篇专著和论文

全面推进我国笔石学研究

创立笔石分类系统

提出笔石体的复杂化和生态分异学说

1979年穆恩之在英国观察地层

他亲赴欧、亚国家访学交流

推动中国地质古生物研究跻身世界

去世前一个月

仍不忘对远在国外的学生

殷殷嘱托

多看、多学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早日学成回国

1980年穆恩之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考察

他是穆恩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笔石学科带头人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由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提供)

注:笔石是对笔石纲化石的统称,是一类已灭绝的海洋群体生物,存在于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由于其保存状态是压扁成碳质薄膜,很像铅笔在岩石层上书写的痕迹,因此被称为“笔石”。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同一物种可以在世界上许多洲发现,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责任编辑: 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