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2024-08-02 09:03:3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延斌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近日,山东大学在济南举行潘承洞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数学发展论坛,旨在深切缅怀潘承洞先生为我国数学和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和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

这是山东大学缅怀老校长的方式。当天,田刚、郭雷、彭实戈、张伟平、席南华、袁亚湘、励建书、张平文、方复全、王小云、张继平、叶向东、阮勇斌、张平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了纪念大会。

图为大会会场。受访者供图

两次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潘承洞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学术界,提到潘承洞院士,人们首先与解密哥德巴赫猜想联系起来。他专长解析数论,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

“哥德巴赫猜想”被认为是世界近代数学三大难题之一。

1742年,中学教师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去世,欧拉也无法证明。

作为数学领域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自提出以来,吸引了无数数学家的关注和探索。

潘承洞院士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5”和“1+4”命题的成立,两次在破解这一世界数学难题中居于领先地位,从而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1982年,潘承洞与陈景润、王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与华罗庚、王元、陈景润被国际数学界公认为中国数论学派的四大杰出代表;他与潘承彪合著《哥德巴赫猜想》一书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被国内外数学家评价为“成功的再创造”“解析数论研究宝库中的又一新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国家民委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表示,潘承洞先生是数学领域杰出的引路人,是教育领域卓越的领航者和先驱者。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表示,潘承洞先生追求科学真理、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中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

事实证明,潘承洞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

1986年,潘承洞担任山东大学校长。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大学发展也面临新科技的挑战。潘承洞顺应时代大势,提倡“文理并举,新老并进”的治校方针,注重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强调山东大学不但要注重纯数学的研究,更要布局未来,推动了数学与经济、金融、信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所支持成立的美学研究所、周易研究中心、犹太文化研究所后来相继入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史见长”的优势持续彰显;同时,晶体材料、量子化学等学科也快速发展,形成山大特色。

在发展原有重点学科的同时,潘承洞积极扶持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学科。他打破常规,唯才是举,作为“伯乐”让众多“千里马”脱颖而出,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

在数学家的身份之外,潘承洞更是一位教育家。

在任教的30多年中,潘承洞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10多门课程,指导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他们中包括王小云、刘建亚等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解析数论是潘承洞先生一生的学术根基与不懈追求”。张平院士表示,作为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其培养的学生在密码和数论两个研究领域已成长为行业中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表示,深厚博大的家国情怀、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开放广阔的国际视野、前瞻系统的战略思维是潘先生的鲜明品质,矢志科研报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他一生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

袁亚湘院士、席南华院士、田刚院士、张平院士、张平文院士、张益唐教授、张继平院士分别作了发言;郭雷院士、彭实戈院士、张伟平院士、励建书院士、王小云院士、叶向东院士、方复全院士、阮勇斌院士共同发布《潘承洞影印文集》。该文集旨在铭记历史、展望未来,集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激励广大数学人爱国奉献、勇担重任、矢志创新。展涛、彭双阶、郝志峰、白承铭、许学军等与会专家共同启动《潘承洞画传》。

据了解,本次纪念大会会前和会后分别举办了数学发展论坛和数论国际会议。

责任编辑: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