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芊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7月23日,石河子大学实践团的师生们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的棉田里采集水样和土样,为下一步的田间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依托“‘干播湿出’棉田水源动态变化特征”课题,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棉花“干播湿出”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师生在三师各团镇埋设了30多个观测井,每个月都要来这里进行样本采集并开展棉花栽培技术指导。
“土壤盐碱化和缺水是制约南疆农业发展的两大因素,‘干播湿出’技术在缓解土壤盐碱化、节约大量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棉花保苗率,增产增收,非常符合南疆地区的种植需求。我们团队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土壤水盐变化,团队的学生打井、取样都能独立完成,希望‘三下乡’活动能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团带队教师侯振安说。
石河子大学实践团在棉田打观测井。宿闪闪 摄
今年,石河子大学5700余名师生组成374支实践团队,围绕“服务战略挺膺担当,铸牢意识奉献青春”的主题,赴南北疆基层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区覆盖兵团14个师和自治区部分地区。
科技支农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师生们发挥专业优势,将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送到连队村庄、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在三师五十三团的肉牛科技小院里,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师生将粉碎后的棉花秸秆与甜菜水丝、葡萄皮渣、枣渣等农业加工废弃物混合后,加入这种发酵菌和发酵辅料。经过窖池或裹包形式发酵后,棉花秸秆变成了优质的牛羊粗饲料。
石河子大学实践团调研养殖户使用棉花秸秆微贮饲料情况。宿闪闪 摄
实践团师生们深入当地养殖户家中和养殖基地进行调研,了解饲料使用情况,对饲喂方式进行指导,让棉花秸秆微贮饲料化利用技术实现效用最大化。
“使用这种优质饲料,我做了记录。相对以前,现在1只羊日增重多了100克,抗病、抗应激性更优。今后,欢迎你们常来进行技术指导。”图木舒克安欣牧业五十三团养殖基地场长朱俊标高兴地说。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既服务了当地农户,又增强了专业知识,是一次在社会大课堂中检验专业技能的过程,这将激励着我们勇攀科研高峰,努力成长为知农、爱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以自身所学奉献边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学生李硕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