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竣工 总体功能与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7-26 15:58:51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盖伦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7月26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竣工验收新闻发布会。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它的全面建成,填补了我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业务空白,总体功能与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于2018年正式启动实施。在国铁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国铁塔,以及华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地震局历经5年攻坚克难,组织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5个重点地区形成了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了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

2024年7月25日,该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工程由建设阶段转入全面运行,将向全社会正式提供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信息服务。

为目标用户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介绍,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观测系统。项目共建设15899个观测站,推动实现我国地震观测站数量从“千”到“万”的跃升。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5级,东部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长三角等人口稠密地区达到1.0级,地震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该工程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网络,在重点预警区首报用时平均仅需7秒,在一般预警区首报用时10至30秒,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为目标用户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还开展了服务终端、手机应用、电脑客户端等发布示范,进行了铁路、管网、电网、核电、燃气等行业对接服务,拓展了电视、乡村大喇叭、IPTV等应急广播播发试点,丰富了微信、支付宝等公众移动应用服务渠道,具备了亿级覆盖、秒级触达的广域快速服务能力。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李永林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他们已经联合腾讯公司和国家应急广播完成了全国微信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平台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内部测试,将于近期上线与广大公众见面。“届时无论大家使用哪种品牌、哪种型号的手机,都将更加方便、快捷地接收到官方权威的地震预警信息。”

突破60余项关键技术 我国成为少数具备大规模地震预警能力国家之一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马强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地震预警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科技工程,具有信息高敏感、处理高实时、运行全自动和发布秒触达的特点。地震预警处理的“稳、准、快”,一直是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

为此,中国地震局组织了系统内外的技术团队集智攻关,突破了6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有限地震波准确判别地震、海量地震数据高实时并发处理的难题,并最大限度降低误报、虚报、漏报风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预警成套系统,并将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国家预警工程实施当中。

“项目建设期间,震后预警首报的平均用时现在是平均7.4秒,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均超过了我们当初设计的预期。”马强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现在也是少数具备大规模预警能力的国家之一。与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预警的覆盖区更大、时效性更强、稳定性更好、服务人群更多,总体功能与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阴朝民强调,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的建成,也为推动我国地震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指出,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提升了我国地震观测系统时空分辨率,为开展地下结构精细探测、推动地震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转变奠定了重要的观测基础。工程强化了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下能源开发风险评估、超高层建筑结构“健康诊断”数据支撑,进一步推动了工程地震学发展。此外,工程建立了实时、连续、可靠的海量地震观测数据,可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实时地震学领域的创新应用。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