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定32个,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个

2024-06-17 11:42:3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向南 滕继濮

赵向南 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6月17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会议审定和名单公示等程序,山西近日认定了2023年度32个科普基地,进一步强化了山西科普设施和科普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个,科普基地覆盖面广、特色鲜明,促进了全省科普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山西省科技厅人才处处长郭举说。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科普基地是开展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承载着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使命。近年来,山西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挖掘特色资源,支持和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科普基地,建成一批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科普优势。

据介绍,山西269个科普基地覆盖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电影院、天文馆(站、台)、气象台(站)、地震台(站),以及依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建设的各类标本陈列馆、实验室、大型生产现场、大型工程技术设施场所,或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等机构,或具有科普资源的游览场所等。

山西中医药博物馆科普基地面向中小学生科普中医药的历史、中医药文化知识。山西中医药博物馆供图

山西中医药博物馆是我国首个由民营企业建立的公益性中医药博物馆,2018年被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为科普基地。“馆藏数量上万件,涵盖中医药古籍、书刊、炮制药材、制药器械、图片、重要标本等多个类别。其中,中医药古籍善本3000多册,动植物标本2000多件。”该博物馆讲解员曹素丰说,“博物馆每年开放天数均保持在260天以上,年接访量达数万人次,向公众科普中医药历史、中医药文化知识。”

山西太原九一实验学校师生走进山西高等创新研究院的“细胞与基因治疗”科普基地感受科技之魅,探索生命之美。山西省科技厅供图

据悉,山西269个科普基地,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宣传作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开放,并积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科普活动。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这些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约5000项,线下参与人数达120万人次。郭举说,科普基地科普活动拉近了公众与科技创新的距离,提高了全民科学素质,厚植了创新沃土,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据了解,场馆、实验室或工矿企业等单位被认定为山西省科普基地需具备一定条件,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定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建有完善的科普场馆设施、设立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制度、拥有稳定的科普经费来源、开展活动具有科普公益性和开放性等。

责任编辑: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