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专家团田间地头指导灾后作物管理

2024-06-28 07:31:3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全国多地近日出现高温、强对流、降雨频繁等不同气象情况,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正值关键生长期,受天气影响较大。

连日来,为保障各地农作物生长,中国农业科学院18个产业专家团奔赴河南、河北、黑龙江、广西等多地田间地头展开调研,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帮扶。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产业专家团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介绍,他们针对气象条件和生产要求,制定提出水稻田间应急管理与技术服务的指导建议。

当前,黄淮海地区正值夏播高峰期,大部分地区遭遇中重度干旱,对玉米播种和出苗造成不利影响。6月11日—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产业专家团赴河南安阳、新乡、漯河等地,以及河北石家庄、邯郸等地开展玉米生产抗旱调研。

“针对持续高温干旱、夏玉米播种出苗难的问题,我们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建议农户播种一块及时灌溉一块,浇好‘蒙头水’,必要时结合不同灌溉方式缩短轮灌周期,确保一播全苗。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建议农户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选在降雨前两天及时播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产业专家团团长李新海告诉记者。

近期,东北地区阴雨寡照时间增多,气温偏低、降雨偏多,对苗期大豆的生长极为不利。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产业专家团团长吴存祥带团紧急赴东北地区开展大豆生产调研会商。

“经全面会商研判,我们提出应对措施:中耕防寒增温,天气晴好后尽快采取耥地松土作业,提高耕层温度,促进大豆恢复生长;补肥促弱转壮,对因冻害造成生长点受损地块,及时喷施芸苔素调解大豆代谢,待大豆补偿分枝长出后,及时对叶面喷施促生长肥料;苗后除草防荒,出苗期低温造成封闭除草效果较差,田间杂草较常年偏重,建议做好苗后除草工作,以防形成草荒。”吴存祥告诉记者。

6月以来,受低涡切变线影响,广西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龙舟水”过程,多地出现持续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奔赴广西各地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并通过微信、电话等开展远程技术指导。

“灾前,我们根据天气预警指导蔬菜生产,积极开展田间疏通和加深排水渠道等工作;灾后,我们及时指导排水,为被淹地块做喷施药剂防病害、叶面氨基酸肥,增强蔬菜作物抗病性,减少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团长张友军说。

责任编辑: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