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北京大风“刷榜”了!强对流天气能否预报?如何防范?

2024-05-31 12:37:30 来源: 中国科技网综合 作者:

30日下午,一阵疾风迅雨突袭京城,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但同时带来雷电、大风、冰雹天气。气象部门数据显示,在当日15时的全国大风实况中,北京“刷榜”了!其中门头沟、朝阳、石景山等地均出现10级最大阵风(27米/秒),共有5站极大风速达12级(除海淀北安河站外,其余4站为高山站);极大风出现在丰台千灵山(海拔427米),为37.2米/秒,达13级。

根据我国的风力等级划分标准,9级大风被称为“烈风”,风速可达20.8-24.4米/秒,可对房屋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而10级大风被称为“狂风”,平地离地10米处的风速可达24.5-28.4米/秒,能将树木连根拔起。

30日上午,京城还是艳阳高照,不过6时的天气预报已显示下午会有分散性短时雷阵雨,并伴有大风。午后天气突变,下午3时左右,10级大风伴随着暴雨,行人被吹得踉跄寸步难行,北京多地树木的树枝被刮断,根据网友拍到的图片,清华大学校园内多棵树木被连根拔起。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强对流天气为何来去匆匆

气象专家张明英介绍说,当气象台预报有强对流天气时,一般会出现急风骤雨或者雷电,这些统称为强对流天气。

30日,有一股弱冷空气从北边抵达北京,这两天北京的地面温度较高,湿度也比较大,所以会造成热对流。“昨天下午,太阳照射后地表较热,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下面热、上面冷的现象,这就叫热对流,会造成这样的天气。”张明英说。

在强对流天气下出现的这种大风,并不是少见或特别异常的现象,这反映出了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即“十分猛烈,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进入夏季,这种强对流天气以后还会时有发生。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介绍,一般强对流天气发生要满足三个条件:动力抬升条件好、高低空温差大、水汽条件充足。从昨天降雨情况来看,前两个条件都很充分,特别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

雷蕾说,根据短临监测情况,昨天中午前后,在张家口地区出现了对流云团,气象部门一直持续关注,13时30分许,对流云团率先到达北京西北部山区,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整个过程发展速度非常快,仅一个小时左右就从山区抵达城区,带来一场疾风迅雨。

2024年5月30日,北京市突发狂风暴雨。视觉中国供图

尺度小、发展迅速,强对流天气如何预警?

尺度小又迅速发展的天气系统,在气象上来讲是预报的难点。在目前的观测条件下,不仅是中国,放眼世界各国,对于其信息的掌握也都还不够全面,因此对这种天气的认识和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强对流天气的难以预测性是国内外从事气象预测和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的认识。

影响强降水天气的因素有很多,受当前仪器和模式的分辨率限制,某些受局地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如龙卷、飑线等)影响发展起来的强对流天气还不能被完全监测。此外,局地地形等因素也增加了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难度。

虽然强对流天气确实难以把握,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捉摸不透的强对流天气正变得愈加可测。例如X波段雷达,能够精细化预测降水云团的位置,它能提供降水云团反射率因子、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回波底高、累积液态含水量、一小时估测降水等数据,可对强对流云团进行“核磁共振”的精准监测。除此之外,气象部门装置的毫米波云雷达、拉曼米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可以监测云微粒子、灰霾空中分布状态以及垂直方向的风向风速,与X波段雷达互为补充,对强对流云团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精准“把脉”。“雷达网”能够大尺度地“嗅探”云团的内部情况,深入到各个街道的气象监测站则是保障城市气象服务的“网格脉络”。区域气象自动气象站,可实现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雨量六要素分钟级的自动数据采集等,这些都为防灾减灾提供“硬核支撑”。

强对流天气增多,我们如何应对?

6月,全国各地将陆续进入汛期,尤其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强,广大市民应注意防范。

遭遇大风天气时:

建议避开“狭管效应”,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建筑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有一定危险。

小心高空坠物,商家店铺要查看自家广告牌匾是否牢固,居民要自觉清理阳台,防止物品被风吹落;停车时最好停在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较远的地方,出行时不要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

谨慎开车,大风天气应尽量把车窗玻璃关紧,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若驾驶货运车辆,要将装载的物资捆扎牢固,防止掉落砸伤行人。

及时撤离,要注意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遭遇冰雹天气时:

应寻找遮挡物,遭遇冰雹来袭,要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的遮挡物,那么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远离易碎品,躲避时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体造成损伤。

谨防触电,躲避时还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

遭遇雷雨天气时:

室内躲避,在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并远离电源和金属物品等易导电物品。

户外避险,在户外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等,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要在高楼平台、空旷地停留;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立即停止一切室外的水上活动。

(综合自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新京报等)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