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4月27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全球铁、铜、铝二次资源潜力评估与减碳效应》报告。
循环利用是支撑资源安全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但相比一次资源,二次资源相关理论和方法尚不完善,全球尚未见科学、公开、连续的矿产资源二次资源数据发布,推进城市矿山开发亟需更系统的二次资源理论和数据研究。
联合团队基于过去十余年工作所构建的资源流量存量数据库和产业链图谱,综合考虑数据基础与质量,选取钢铁、铜、铝三种典型大宗金属为对象,首次公开发布2020年全球和典型国家钢铁、铜、铝的二次资源相关数据产品。数据覆盖了全球230个国家与地区,提供了2020年全球分国别、分部门二次资源储量数据产品,绘制了500m空间分辨率的二次资源储量地图。同时,报告解析了1950年到2020年三种二次资源储量及其部门结构的演变规律,综合评估了三种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潜力及碳减排效应,为金属循环利用政策制定、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及金属矿产行业碳减排路径探讨等提供支撑。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矿产二次资源储量丰富,减碳潜力巨大。全球钢铁二次资源总储量约为348亿吨,中国为108亿吨,全球人均储量约为5吨/人,中国为8吨/人。全球铜二次资源总储量约为4亿吨,中国为8962万吨,全球人均储量约为55千克/人,中国为63千克/人。全球铝二次资源总储量约为10亿吨,中国约为3亿吨,全球人均储量为136千克/人,中国为211千克/人。
据悉,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双方团队将进一步整理和发布不同尺度、不同类别二次资源数据,为全球资源循环研究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法、中国数据和中国方案,服务国家资源与“双碳”重大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