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我调研发现,考上综合实力强的高校才好就业并不绝对,有优势学科的高校,同样能培养出好就业、就业好的高水平人才。”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小康说,今年他准备提一份关于缓解教育焦虑的提案,建议开辟高等教育发展新赛道,缓解教育焦虑。
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刘小康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无论是在本职工作中,还是在委员履职中,刘小康都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履职尽责。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小康。受访者供图
去年刘小康提出的关于盘活西部教育资源、促进西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很快得到了教育部的响应。教育部在高层次人才评选方面给予西部高校政策倾斜,在加强东西部高校干部交流互派方面采取积极行动,这让他感到振奋。
“当好政协委员,要永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今年是刘小康履职的第二年,回顾过去一年的履职感受,他深感责任之重。为此,他将把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学习,深入调研,通过不同领域碰撞交流,更好地找到专业领域和群众所思所盼的结合点。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刘小康正在准备一份关于缓解教育焦虑的提案。他认为,让孩子的童年不陷入内卷,是大多数家长的共同期盼,但当前面临的教育焦虑让部分家长不得不让孩子“卷”。刘小康说,即使小学、初中期间不让孩子“卷”,往后家长们还是担心要过高考这关。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读不上“双一流”高校,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机会就小。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增加新赛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高校。”刘小康建议,在已有的“双一流”基础上,评选“专精特新”学科,在国家层面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也让具有“专精特新”学科的高校能够找准发展方向,获得更多资源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学科,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