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2月26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的珊瑚礁生境保护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环境浓度除草剂污染会使造礁珊瑚对海洋变暖更加敏感”为题,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文章中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明,环境浓度光系统Ⅱ型(PSⅡ)除草剂会使造礁珊瑚对海洋变暖更加敏感。以扑草净和环境耐受型造礁珊瑚为例,在胁迫环境下,耐受型珊瑚的光合效率、抗氧化能力、关键代谢途径能力下降,致使高温诱导下的珊瑚虫与虫黄藻之间的共生关系出现破裂。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为确保珊瑚礁得到有效保护,亟须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水质量标准。
“海洋农药污染对珊瑚礁的影响不容忽视。”该研究团队负责人赵洪伟教授介绍,PSⅡ型除草剂的典型代表是三嗪类除草剂,包括阿特拉津、扑草净、西草净等在全球使用十分广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些除草剂会随着地表径流等途径汇入海洋。国内外研究团队已经在澳大利亚大堡礁、美国夏威夷、我国南海等多处有珊瑚礁分布的海域检测出其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