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期刊拾萃|《柳叶刀》200年促进医学研究发展之路

2024-01-26 01:45: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白可珊(Kumsal Bayazit)

白可珊(Kumsal Bayazit)


作者:白可珊(Kumsal Bayazit),爱思唯尔(Elsevier)全球首席执行官

托马斯·威克利于1823年创办《柳叶刀》(The Lancet),希望通过促进医学研究与科学发展,来解决医务工作者在获取医学知识方面的不平等问题。因此,《柳叶刀》不仅仅是一本医学期刊。两个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柳叶刀》始终坚持其核心使命——推动积极的社会变革。当年这一开创性的使命至今依然显得十分重要。


1823年10月5日,《柳叶刀》第一期首发。
图片来源:《柳叶刀》官网

在过去的200年里,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一倍多,部分可归因于医疗照护、卫生和营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步。200年前,全球大约40%的儿童在5岁前死亡。如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已低于4%。得益于抗生素、疫苗、靶向药物、免疫疗法以及外科手术等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许多曾经无法医治的致命疾病如今都能得到有效的治愈或控制。

《柳叶刀》始终坚信健康与社会进步相辅相成,将包容、公平与合作视为科学探索和政策变革的核心。《柳叶刀》敢于这样做且不回避争论,不断发展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医学期刊,在学术和公共领域都拥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它已经从一份为英国特定阶层手工印刷几千份的单本期刊,发展成为全球数千万人阅读的系列期刊集群。

《柳叶刀》一百周年专刊只刊登了男医生的照片,但现在其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中有一半是女性。它还将种族主义视作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曾出版了一期特别主题专刊,旨在促进科学、医学和卫生领域的种族与民族平等。

同样,《柳叶刀》在加强人们对科学的信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其贡献更是不可或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从2020年1月中国发表第一批研究论文开始,《柳叶刀》团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帮助科学家了解新冠病毒并找寻治疗方法。

当今时代,《柳叶刀》继续秉承合作理念,以科学和医学为纽带,搭建跨越国界的桥梁。许多重大报告成为科学审查与调查的有力工具,帮助科技界探究影响全世界人民的、紧迫却尚未充分研究的健康困境。这些重大报告是多学科的、全球性的,通常聚焦于变革。它们并非由《柳叶刀》或其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领导,而是由科学引领。

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关键时刻,面临着若干重大挑战与考验,其中之一便是气候变化。正如《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所呼吁的那样,这场生存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全球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希望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随之而来的是医疗系统成本攀升和医护压力的不断加大,许多医生和护士离开了这一职业。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升级,给科学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全球合作带来了挑战。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导致最弱势群体面临健康恶化的困境。上述挑战都需要医疗卫生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通力合作。

我依然坚信,未来的科学事业更加开放、透明、跨学科、可重复,并且更加公平和包容。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机器学习技术、海量数据集、开放的知识共享渠道,以及公众对科学进程愈发感兴趣,这些都带来令人兴奋的机遇。

展望下一个200年,《柳叶刀》将一如既往地在科学探索和医学进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继续推动社会与政策革新,造福人类。过去两个世纪取得的进步,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点评

《柳叶刀》是一本与你我他都息息相关的期刊,它记录了人类呵护生命和战胜疾病的不懈脚步,见证了医学进步在改善人类健康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外科手术的消毒技术、青霉素的发现和研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新冠病毒的基本特性……这些彼时最前沿、此时最熟悉的主题,都曾在《柳叶刀》上经历科学的拷问与严谨的求证,一系列成果最终应用于临床,造福于民众。
《柳叶刀》的影响力已然跨越学术的边界,成为医疗政策决策者乃至更广泛领域关键人物的重要参考。其在新冠疫情初期支持中国科学家发布成果、积极引导科学抗疫的姿态,获得全球学术共同体的尊重。
一本卓越的期刊,若能始终闪耀理性之光、坚守科学指引、传达最可信赖的信息,便有望以持久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为人类共同福祉保驾护航。


点评人:孟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研究员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责任编辑: 常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