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产业统筹融合,加快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023-12-10 22:49:3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夏凡 张理 黄宁

科技日报记者 夏凡 通讯员 张理 黄宁

12月8日,记者从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州工程职院)办学65周年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该校围绕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常州“智能制造”名城和“新能源之都”建设,聚焦常州及长三角地方特色产业,不断深化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通过整合政府、行业龙头企业等优势资源,加快培养“双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5年来,该校输送优质毕业生超2万人,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97%。其中,95%的毕业生留在长三角地区就业。

人才需求为导向,打破协同育人瓶颈

常州工程职院党委书记李雄威介绍,该校作为国家“双高”建设高校,率先参加国家招考制度改革,突出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断创新协同育人的体制,打破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育瓶颈,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设40余个专业,与政府、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团、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型潜力产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产业学院等多形式的模式,学校招生规模稳中有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以‘金专’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学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特色做法。”常州工程职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基国林说,该校主动对接江苏省“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常州市“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地标产业,将产业需求更好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我们学校根据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要求,重点围绕专业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及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监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学生发展与就业等,强化特色发展和提升质量内涵。同时,关注新职业场景、新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契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本着客观、量化、可操作的原则,在有两届毕业生的基础上,选取‘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及社会服务’三个一级指标、十个二级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将学校专业分为四个象限,进行分类建设。”常州工程职院教务处处长丁才成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常州工程职院对底蕴深厚、专业建设优势明显的传统专业,主要进行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对招生就业等外向型指标突出的新兴专业,主要进行内涵建设,扶持其行稳致远;对于特色明显,区域规模有限的专业,加强其社会服务功能的挖掘和高质量就业的引导,保持专业活力;对于主动谋求发展能力较弱或游离在外的卫星专业,进行专业动态调整。目前,学校所有重点招生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匹配度达100%。

建好专业群体系,全面提升就业质量

常州工程职院重大办主任窦苏明介绍,该校围绕区域紧缺产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优化专业布局,形成国家引领、省级培育、校级特色多层次相互衔接的“2+2+4”专业群体系。如对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样板区建设需求,该校优先发展新能源材料、轨道交通和合成生物等产业所需的一批新兴专业;重点升级化工医药、智慧建筑等领域的一批优势重点专业;加快建设文体育人、数字商贸等区域重点特色专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所需的高端技术型人才。

近年来,常州工程职院突出培育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该校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中国石化、美国宝洁、腾讯、华为、瑞士SGS通标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办学,每年招生规模在1000人左右。此外,还积极开展职教本科办学项目试点招生,与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本科院校联合开展“3+2”“4+0”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五年来累计招生近450人。

常州工程职院科研处处长魏建军告诉记者,该校将产业需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常州工程职院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5年来,该校重点专业群获国家教学成果、国家规划教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全国技能大赛等国家建设成果50余项,省级建设成果300余项。

在强化培养特色、丰富人才供给端同时,常州工程职院还做实需求端,实行“一专业对接一行业、一团队对接一企业”动态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学校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精准有效走访用人单位、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学校相关领导定期带队深入产业基地、重点企业走访了解用人需求,搭建校地校企融合集成化平台、建立学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先后与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机重工常林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等171家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岗位3.17万个。”常州工程职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徐拥军说。

“下一步,我们将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心,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加快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构建完善‘三融三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快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中的新标准,推动专业和课程诊改向纵深发展,重塑智慧教学课堂新生态,保障‘双高计划’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把学校打造成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李雄威表示。

(柳鑫供图)

责任编辑: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