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董梅雪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龙泰茗家庭农场经理刘洪美却是40岁入行做茶,由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当地人人称道的“土专家”。刘洪美告诉记者,是科技小院的专家们指引她找到了人生新赛道。
海青镇龙泰茗家庭农场里,有一处彩钢建造的农舍,里面摆放着各种炒茶机器,屋后大片的茶田一眼望不到头。这就是海青茶山科技小院的所在地。这处略显简陋的房子聚集了10位农业专家,是刘洪美等茶农信赖的“研究所”。
提升茶产业科技含量
“张专家又来了。”11月26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海青茶山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续周带领团队来到茶园,茶农们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小雪”节气刚过,时下正是茶园越冬防护管理的关键时期。而张续周团队此行的目的便是指导茶农及早落实茶树越冬技术措施。
“浇水不足会让茶树受冻,在‘大雪’节气前要及时浇灌越冬水,确保湿土层厚度达到40厘米以上”“对茶园适当轻微修剪或打顶,可增强茶树越冬能力”“行间铺草、覆盖秸秆可防护茶树根部避免受冻”……当天,专家教得认真,茶农学得起劲,答疑解惑间为来年茶园丰收埋下了希望。
“海青镇党委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立足海青茶产业优势,联合科协、高校等多方力量,成立海青茶山科技小院,为我们撒播科技‘种子’提供了‘试验田’。”张续周告诉记者,团队为海青镇提供从新品种栽培、种植技术推广到新茶加工、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服务。
小院不大,却孕育着海青茶产业的美好未来。在专家团队的努力下,海青茶山科技小院选育了“北茶36”“东方紫婵”“北茶99”等茶树新品种,并针对海青茶产业瓶颈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制定栽培技术规范,指导龙头企业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了茶产业的科技含量。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自去年起,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探索新型“科技小院”建设,坚持“党建引领+科研专业+特色产业+合作项目”模式,推动科技人才资源与产业紧密对接,把科技小院打造成为田间地头课堂、技术传播阵地、项目研发基地。
目前,该区结合特色产业,建成琅琊鸡科技小院1个国家级科技小院,海青茶山科技小院、青岛蓝莓科技小院等4个区级科技小院,引进涉农高校院所专家81人,开展合作项目47个,技术服务覆盖农、林、牧、渔业。该区另有11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正在申报中,并已通过山东省相关部门审批。
“小院虽小,但它依托高校的人才与技术,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青岛西海岸新区科协副主席卜瑕说。
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相结合,依托科技小院载体开展科普、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立足科技小院搭建的平台,组建了科技志愿服务队,吸纳120余名科技专家志愿者参与。目前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90余次,在乡土人才培养、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等全面振兴。”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崔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