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今年以来,我们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大制定发布首个量子信息技术国家标准,舜丰生物获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齐鲁制药获批全市首个上市的1类创新药。”7月18日,在“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现代化强省会”济南高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党群工作部部长陈安彪表示。
在济南高新区,关键核心技术正持续出现,推动着创新动能不断涌现。
图为会议现场。济南高新区供图
拼经济、稳增长,实现“持续向好、量质齐升”态势
据介绍,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2.14亿元、增长5.7%、占全市14.64%。1—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3亿元,同比增长8.8%,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济南高新区进出口总额实现471亿元,占全市外贸总量“半壁江山”的地位更加巩固。
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济南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凯看来,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叠加,使得济南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基础优势、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综合保税区开放创新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凝聚释放。
据介绍,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济南高新区将要做好“三个推动”,即推动建立高质量国际标准体系,推动国际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保税经济集聚融合发展。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拥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欧绿色制造产业园两个国家级招牌,建设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交易平台和省内首个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与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融合互动,凝聚合力。如何坚持赋能增效,着力构建高标准开放平台?
郭凯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塑强“五个平台”,即塑强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产业服务平台,塑强网络货运服务平台,塑强文化出海平台,塑强数字信息平台,塑强金融服务平台。
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济南高新区有秘诀
“2022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评价中,人才指标以满分成绩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在全市双招双引考核中,位列全市首位,助力高新区再获全市‘双招双引’单项考核一等;在全省人才工作表扬通报中,济南高新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截至目前,济南高新区人才总量突破36.6万人。”
这是陈安彪公布的一组数据。
数据背后,是济南高新区依托五区叠加战略优势,不断加大人才、科技、平台等要素集聚力度,全力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人才集聚和科创高地。
据了解,济南高新区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人才工作体制,建立“书记领题、项目攻关”的人才项目机制,着力破解阻碍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同时,该区已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了空天信息和量子信息两大未来产业,集聚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载体110余家,吸引国家级人才138人、省部级人才380余人,荣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等10余块国家级人才金字招牌……这些数据,记录下济南高新区以人才平台汇聚发展动能,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的努力。
自觉扛牢科技创新大旗,发展动能不断迸发,这是济南高新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需要肩负的使命和任务。
据了解,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先后有10家“中科系”院所项目落地,集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85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38家、占全市5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7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3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87家、近3年平均增长率近60%,高新区这两类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均居全省开发区首位、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1/3。
“我们将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开放力度,争取更多中央赋权、更多试点任务落地,把制度创新和开放平台优势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度,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力量。”郭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