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操秀英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万亿,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科技部将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党的二十大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出了明确的部署,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转变成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表明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里面的摆位进一步提高,企业要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企业不仅要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继续保持主体地位,也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发挥更大作用。”吴朝晖说,把企业明确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吴朝晖认为,直面未来新的要求,企业能不能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要问企业有没有能力带动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推动高水平的目标导向研发活动。同时,也要看企业能不能建立起围绕创新的激励机制,吸引凝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共同创造市场价值。还要看这些企业会不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开放创新来实现共赢。
“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要靠市场来检验企业的创新能力。所以,有创新才有发展,不创新没有出路。”吴朝晖说。
吴朝晖介绍道,科技部近年来一直在政策、要素和项目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四个强化”来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持续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包括吸纳更多企业界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发。
二是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同时,建立起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打通科技、产业、金融的链条。
三是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让更多企业能够牵头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更多企业提出科技需求,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以及“阅卷人”的作用。
四是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企业提高成果吸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化机构的有效互动,构建起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使得各种成果在企业端能够汇聚。
吴朝晖强调,创新不问出身,无论企业是大是小,是国营还是民营,都应该在创新过程中享受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规则的公平。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水平,以及创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