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技术+绿色理念 绘就“湿地之城”生态底色

2022-11-08 13:59:2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吴纯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

“饮长江水、食荆楚粮。”扎根湖北47年来,在鄂央企中建三局始终与湖北、武汉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该企业以“工匠精神”先后打造了东湖绿道、园博园、汤逊湖生态治理、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东湖深隧等大批湿地保护和水务环保项目,在“江城”武汉镌刻下建设美丽中国、共护武汉这座“湿地之城”的生动实践。

呵护城市绿肺 亲近“慢生活”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多年来,东湖生态保护和修复亦从未停止。

起初,中建三局投资建设中国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隧道,一面清淤,一面分流,让车行湖底,人行湖畔。又投资建设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总长101.98公里东湖绿道。

清理了东湖50万立方米淤泥后,中建三局建设者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东湖绿道的5条线性海绵带,通过采用透水人行道、下沉式绿地分隔带、两侧生态缓坡等举措,让雨水经过滤净化后入湖,既减少污染入湖,又增强东湖调蓄功能。2016年,东湖绿道入围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并在联合国人居大会上获全球推介,成为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第一个示范项目。2021年,东湖绿道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现在,百余公里的东湖绿道,仿佛一条超级“项链”,将散落在东湖33平方公里的各类“珠贝”一一串起。春夏秋冬,7段主题景观道步移景异,让市民尽享城市“慢生活”。

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开幕,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园博园正式开园。这座由117个精品园林组成的园博园,在2006年还是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

建设中,中建三局建设者采用先进的“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综合处理技术,让北部园区面积达40.86公顷的曾经亚洲单体最大垃圾填埋场内,靠自然降解至少需要20年,才能“消化”完的502.46立方米垃圾堆,仅用2年即实现土地生态修复及综合开发利用。

据测算,园博园每年可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2015年,获评联合国气候大会颁发的C40城市气候领袖奖之“最佳固体废物治理奖”。

写好治水文章 打造新“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建三局建设者坚持系统治水,在武汉打造了一张张活水“新名片”。

今年9月,该企业投资建设的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投入使用,工程重点子项目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已投入运营。这个华中地区的首座全地下花园式净水厂地上是公园,采用国际先进的MBR膜过滤处理工艺,过滤孔径为0.1μm,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10万吨。

该项目包括晴天全截污、雨天控溢污、汛期治洪涝、运维智能化4大板块,投入使用后将整体提高大汉口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惠及人口超300万,有效促进“长江大保护”。

在武汉汤逊湖生态治理工程,长达122.8公里湖岸线上,建设众多“智慧”分流井。分流井建在排水口的上游,井中安装视频监控、水质检测、雨量监测、管道水位监测设备和堰门等诸多设备。它们对水质进行“人脸识别”的系统,当水质污染值超标时,排湖阀门自动关闭,污水分流到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净化厂。而符合排放标准的雨水则由分流井自动识别,给予放行。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我们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继续以赤诚之心和央企担当,用行业领先的绿色建造技术点亮一幅幅生态画卷,为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贡献智慧,以实际行动建设美丽中国。”

(受访方供图)

责任编辑: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