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10月31日,国内首个古道调查规范的团体标准——《南粤古驿道调查规范》由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发布。
南粤古驿道是古代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也是内地经由岭南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包括陆路和水路,官道和民道,附属设施包括关隘、门楼、驿站、铺递、驿庵、古亭、行馆、路碑、闸坝、古堤、陂塘及有关的摩崖石刻、牌坊、古井、庙宇、古塔等。其历经2000多年,源源不断地演绎着将物流、人流、文化的往来输送,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东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南粤古驿道的调查、保护和利用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把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工作和绿道建设结合起来,以南粤古驿道为纽带,融合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和新农村建设。全省已完成保护修复古驿道线路18条28段1280公里长,并修复和保护附属设施272座,结合对沿线周围乡村环境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带动了沿线乡村的发展,形成广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广东的新名片。
惠州罗浮山古道。
相关部门在前期调查工作中也发现,因南粤古驿道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时间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涉及自然资源、文物与建筑、历史地理、文化旅游、党史、地方志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多学科知识,要真正“摸清家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参与调查保护开发利用的单位包括地质队、高校、考古队、规划公司、博物馆和自然资源、文旅、方志办等多个部门,因国内未有关于古道调查的专门标准可依,对调查工作涉及的有关概念和做法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碎片化现象,亟需专门标准统一规范。
于是,由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联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组成标准编写组,共同负责起草工作,该项团标应运而生。
珠玑古巷。
南粤古驿道调查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基础和前提。评审专家组认为,《南粤古驿道调查规范》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入手,在总结原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古驿道调查进行规范,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统一、规范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开展南粤古驿道调查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作用,对进一步开展南粤古驿道的调查、保护和激活利用工作具有积极促进的意义和作用。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