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该如何实现“逆势突围”?

2022-08-07 17:16:4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柳鑫 吕华伟 过国忠

柳鑫 吕华伟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未来产业。当前,受全国疫情、集中采购政策、资本寒冬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产业正遭受多重压力。

如何让生物医药产业增强发展的稳定性与活力,实现“逆势突围”,为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健康事业起到重要保障?

在8月4日至6日举行的“2022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来自国家和地方相关方面领导和各界的专家学者,重点针对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就技术创新、资本嫁接、人才培养、市场模式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与思路。

提升创新研发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在大会视频讲话中指出,生命健康是世界科技的前沿,生物经济、健康产业是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健康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对技术和资本依赖程度高,要紧盯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突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找准主攻方向,打造特色产业,加大生命健康重点领域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合作,完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资本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和政策环境,加快建平台、引人才、聚机构、攻技术、优环境,争取在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就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很多还是处于模仿跟随国际的先进产业的阶段。我个人感觉这也符合中国整个医疗产业的发展规律。”国投招商生命科学首席科学家、国家药审中心原首席评审科学家何如意说。

在何如意看来,我国医药产业的短板是原创比较少,同质化较多,这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的企业一定会在原有技术平台上做提升,做更新。

“去年来,国内药企普遍感到了困难,也就是大家热议的‘寒冬’,这就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事实上,在这种调整状态下,也倒逼企业做产业升级,技术平台的升级。药企要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没有优势,企业在今后生存就会更加困难。”何如意说。

相关专家指出,创新研发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因此,药企必须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按照新药研发的规律,踏踏实实做一些探索。相信通过几年努力,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更新,价格也会越来越低,让老百姓也能够用得起。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越来越关注并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当前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正在快速向这个产业集聚。这既为药企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推动着政产学研用的合作。

新技术和行业迭代带来了许多投资新机遇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看来,生物医药产业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医疗和药品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资本市场是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助力生物医药行业融资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资源配置作用。

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总裁单俊葆提出,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技术的涌现和行业迭代带来了许多投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要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引入全球医疗健康领域优质项目,并培育和赋能中国本土领先企业走向海外。同时,政企要携手打造好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生态圈,推动互利共赢取得更加丰硕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高校要积极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区域,以及行业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投入,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瞄准关键技术做出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我们将以产业链接未来,围绕生命健康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以金融撬动未来,发挥金融界意识最超前、嗅觉最灵敏的优势,用好国调基金、天使基金和其他专项基金,助推初创型企业早期项目倍速式崛起。以科创引领未来,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创新人才,支持创新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品质仿制药研发,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级‘一分中心、两检验室’等公共平台,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最优生态,努力打造两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

(孙嘉隆摄)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