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 追求卓越——追忆杨福家先生

2022-07-20 14:58:3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骆清铭

骆清铭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

与杨福家先生的相识,得益于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创建的实验室——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Britton Chance是我在美国的博士后导师,也是一位传奇科学家。2006年底,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前副校长冯达旋教授主动给我写信,谋划成立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并成功邀请到包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共26位学术及产业界精英加入,这其中就有冯教授的多年好友、时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院士。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物理学家、关爱后学的教育家、国际合作办学的先行者、第一位担任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杨先生身体力行为研究中心的发展出谋划策,令人钦佩与感动。他传递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我。我把从杨先生身上学到的思想和精神用到治学和治校上,受益终身。

一、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是杨先生一生的信念,也是我们实验室成立以来的一贯目标。2007年3月,杨先生访问华中科技大学期间,专程来研究中心详细参观,去到每个房间仔细看了我们正在开展的研究。我们是做交叉学科的,他跟博士生们讲,“博士要博一点,不光要了解自己的领域,还要了解其它领域”。他以核磁共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为例,勉励我们将成像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潜力巨大,但需要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临走时,他欣然提笔写了“追求卓越”四个字送给研究中心。这四个字我们一直挂在墙上。后来我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常务副主任时,也将“追求卓越”的理念传递给整个实验室,上下形成了追求卓越、潜心治学的文化氛围。

2007年4月,杨福家院士参观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并题词“追求卓越”。

二、世界一流

一流大学不仅仅是大楼,还要有大师和大爱。2009年,杨先生来参加一年一次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在会上他再次谈到一流大学的内涵。杨先生说:“我来这里,就是来帮助研究中心成为世界一流的。”这令我非常感动。

我的汇报结束后,杨先生问了几个问题:你们这里有多少博士生导师?每个导师带几个学生?导师每周花多长时间指导学生?学生每周花多少时间在实验室做科研?我一一作答,还随机点了一个学生回答与导师相处的时间问题。杨先生满意地点点头,说:“你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建立制度,营造一个潜心学术的氛围。我见过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师生,都是很自觉地拼命学习和科研。”

杨先生还仔细询问了我们的研究生课程是不是英文教学,他说,世界一流的学校,就是要国际化,要开放,要引进国外的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与国际接轨。我也跟他汇报了我们正在筹备的“钱煦班”的情况。这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泰斗、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创系主任、同样也是我们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的钱煦院士命名的本科实验班。钱煦院士也愿意利用每年来汉的机会亲自指导学生。有了“钱煦班”的成功经验,几年后我们也申请到教育部首批“国际化示范学院”(首批4家之一),正式成立了以小班制、导师制、国际化课程为特色的工程科学学院,在全国高校中走到了前列。我想,这也是得益于杨先生高瞻远瞩的教诲和亲自担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先行先试的榜样力量。

杨福家院士2009、2010年在研究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建言献策。

三、博雅教育

杨先生当过多所大学的校长,他对于中外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有着深入了解和独特见地。杨先生送过我一本他写的著作《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当时,他和好友冯达旋先生都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宣传及推广博雅教育,亦即通识教育、文理融合、学科交叉,倡导教育均衡发展,行行出状元。

这些理念在当时似乎是曲高和寡,但是近五年,“书院制”已经明确写入了中办国办、教育部等发布指导性文件。一时间,全国上百家高校纷纷建立书院制度。经过近3年的论证和筹划,我所在的海南大学于2022年春也正式启动书院制,实施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学院—书院—协同创新中心“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格局。

杨福家院士和冯达旋教授2016年做客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谈百年树人。

四、育人第一

杨先生强调大学要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而育人不是以发多少篇SCI文章来衡量的。考核教师的工作,是看他有没有把学生培养好,有没有上好课,在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否足够;考核学生能否毕业,是看他是否成才。如果老师平时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就能通过组会和日常工作表现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除了导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还可以通过资格考试等客观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

杨先生也提倡给高校教师宽松的环境、足够的经费和无忧的薪水,以保证其安心育人和做学问。早在十几年前,他就以电影《美丽心灵》里普林斯顿大学数十年宽容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家的故事为例,提出是否能在研究中心开辟一个试验田,不以SCI论文作为评价标准,使中心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标杆。如果能出台一套不同于现状的评价体系,将有助于研究中心成为世界一流。很遗憾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不过,现在“破四唯”的大环境已经形成,相信离杨先生提倡的理想阶段已经不远了。我在海南大学还会继续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

杨先生已经驾鹤归去,但他留给中国教育、留给世界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继续传承下去。

(本文作者供图)

责任编辑: 李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