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经济时代,机器人、智能装备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
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我国是工业大国,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大力发展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对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使我国从产业大国走向产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规划和政策文件,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突破领域作出了部署,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各省市均发布了扶持工业机器人的政策,可以说在政策层面已经到了“应帮尽帮”的地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市场占全球机器人市场近40%,但各类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球的比例不足10%;服务机器人产业由于处在萌芽阶段,中国在多个领域同国外先进国家并跑;而在特种机器人方面,中国在个别领域出于国际领先,但多数特种环境应用机器人仍依赖进口。
黑龙江省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备突出优势,机器人产业发展在行业领先。“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生产智能化,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
2022世界5G大会-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将以“云端智能 创新生态”为主题,聚焦5G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前瞻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发展与产业创新,围绕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语义识别、机器视觉等技术在各种落地场景的应用,交流新一代智能装备创新升级的先进经验。
2022世界5G大会
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主题
云端智能 创新生态
论坛议题
机器人、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突破和自主可控
人工智能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落地
数字孪生技术赋能产业创新
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刘坤)
业界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
我国重视自主技术的发展,也包括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已经可以应对各种操作条件、人口稠密的空间甚至其他自动化设备。基于自主移动技术和地图定位技术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通过扫描作业环境并自主更新地图,因此无需辅助固定信标,对工作场地几乎没有改造需求,实现“即到即用”的效果。(2022年5月 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专题论坛)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
目前,布局大模型已成为世界性趋势。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即将到来,大模型会形成类似“电网”的基础设施,为社会提供智力能源。正在发展中的大模型开放平台,用于工业等领域,将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大模型+少量微调”AI开发模式,实现十亿级别模型的在线训练与微调,规模化、产业化地进行AI应用开发,大大降低大模型开发门槛。(2021年9月 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与多学科协同创新论坛)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
当前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包括国内机器人学者在顶级期刊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核心部件实现从无到有。但制约机器人产品性能的关键核心技术未实现系统性突破,多数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差距明显,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10月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题论坛)
达闼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黄晓庆:
随着5G、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应用,将会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如果一款智能机器人能够在某个领域代替一个人工的角色,并且降低一半的成本,那么就能真正地实现商业化应用,目前比较容易落地的领域包括零售、清洁、巡检等等。(2022年5月,GSMA-“5G城市:辅助科技 从无障碍通信到无障碍生活”线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