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刘莉:科技赋能冬奥“战衣”

2022-06-06 19:33:2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张梓凝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实习生 张梓凝

日前,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莉榜上有名。

北京市科协供图

这位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冬奥”的幕后英雄。她用一针一线凝聚“中国智造”,为中国运动健儿的“战袍”注入高科技,她用服装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与文化。

2018年,平昌冬奥会落幕之后,冬奥会开启“北京周期”,全球目光聚焦北京。作为冰雪运动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我国冬季运动高端比赛服装大多依赖进口,缺乏高科技、尖端比赛服装的自主研发体系。

刘莉团队的任务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给运动健儿们打造“战袍”,让他们穿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服装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近两个奥运周期,中国运动员服装装备大多数采用海外工作室定制或小型专业公司定制,国内面向冬季运动的装备研发零散、不成体系。”刘莉回忆。

“快、护、暖、美”是冬奥“战袍”需要解决的四个关键技术,项目组需要实现竞速类项目服装、防护材料及装备、耐低温保障材料和服装、技巧类项目服装四类产品创新,以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

于是,冬奥备战期间,刘莉带领项目组10个单位,集结全行业优质资源,共渡难关。

“为了和时间赛跑,我们将国家训练队‘一步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的备战精神投入到研发中,我们团队高效开展科研工作,放弃节假日休息,爬冰卧雪、兢兢业业、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任劳任怨,始终将完成科研任务,保证国家队需求放在第一位。”刘莉说。

为了快速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比赛服,刘莉和团队查询了所有服装的资料,将其和比赛成绩一一比对。“哪一年哪个国家获得了奖牌,我们就把运动员所穿的服装‘拎’出来重点分析,将各个国家服装的特点‘一网打尽’。”刘莉说。

为了保证每个运动员比赛服合体性,刘莉团队走遍全国10个国家运动基地,完成全部22支运动队400余名运动员3D体型测量。为了解运动员实际情况、针对服装的实际需求以及试穿感受,团队往返位于学校以及训练基地。基地位置偏僻,没有合适公共交通,她们就自己开车5个多小时前往基地。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的服装,经过7版试衣调整确认最终版。

“我们测试服装的时候,制作1:1大小的运动员3D模型,包括任子威、高亭宇这些最好的选手,再把模型放在风洞里做测试,通过控制变量了解服装性能。”刘莉告诉运动员,这是他们用高科技打造的服装,不是外面做好运过来的,运动员听后都很配合研发人员,“每次都很高兴,说又有新衣服穿了。”

运动员的试穿反馈,也为研发团队提供了改良参考。刘莉举例说,高亭宇的赛服制作,从模型入手到面料制造,曾经对比过56种服装结构,单是帽型就做了21种。

这些成衣于2021年9月26日首次亮相,助力高亭宇在速度滑冰“中国杯”世界500米速滑比赛中,以33秒83打破个人纪录创造了国内最好成绩,取得了赛季世界最好成绩、500米世界第三的好成绩。他所穿的服装是刘莉团队经过多次调整后的第七个版本。

当时比赛结果一出来,研发团队很受激励,因为努力得到了印证。

“为节约进出风洞实验室时间,我和同事们经常连续一周吃住在风洞实验室,用速食维持这一周的营养供给。有时因为工作紧急,错过吃饭时间,到下午或者晚上才能吃上一口饭,也因此有的同事的胃病也加重了。”刘莉说。

冬奥赛事期间,刘莉团队进入冬奥会闭环内提供技术保障服务,为中国钢架雪车以及雪车队修改服装,保证运动员顺利参赛训练。为防止交叉感染,服装研发团队最初不能进入运动员专用的食堂。“大家就买来各种速食食品,带着进去干一周,把测试做完,出了基地进行分析,之后再进入基地实验室测试。”刘莉笑言,最近一年,一周一周地吃速食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

最终,刘莉团队的项目科研成果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取得5块金牌、2块银牌、2块铜牌的成绩。

获得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后,刘莉最想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说:“在青年时代就是要打好基础,要克服一些困难,要厚积薄发,然后你总会碰到让你绽放的舞台。”

责任编辑: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