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5月25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8期)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CMF)主要成员秦聪代表课题组发布专题报告,聚焦“积极财政政策下的财政空间”。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该报告指出,财政政策不仅要保持积极的态势,同时要注重自身的可持续性,在这两者兼顾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稳经济的“定海神针”的作用,才能为当前宏观调控创造出充足的财政空间。
针对“怎样用好财政空间,使得财政可持续”的问题,秦聪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视角提出系统的政策建议:从短期来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对地方债务问题和减税降费问题,要考虑如何做好“控支”问题,对于财政空间的谋划同样适用。所以,当前应该在保障底线基建发力和聚焦短板的思路下,首先做好“控支”问题。报告建议,盘活存量的财政资金,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先把存量资金进行盘活,同时,加大对于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加大追缴以往年度未及时入库的存量资金,坚决清理违规的财政专户的资金。加快转移支付拨付,保障地方支出能力。在转移支付拨付过程中,还存在一部分的时滞性,这部分时滞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切实发力,避免时滞性过长,影响地方财政支出能力。
而从中长期来看,要理顺两个关系,完善两个体系。两个关系一个是指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则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报告强调,要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当前确实要以财政政策为主,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辅。不管是从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来看,还是从财政货币政策当前调节的效率来看都是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