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昔日半盈半亏种菜,如今踏实扩产增收。
以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是云南省重点扶持的希望产业,也是促进区域乡村振兴、助力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朝阳产业。
但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困扰云南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许多菜农因肆虐的蔬菜病毒病而血本无归,因此“病毒病”也被称为蔬菜的“癌症”。
记者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和楚雄州元谋县农业和科技部门了解到,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科学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刘勇研究员率领团队,常年驻守云南,服务菜农,目前在当地蔬菜病毒病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当地蔬菜产业增收和“菜篮子”充盈的双保障。
一直以来,云南省红河州番茄病毒病为害严重。
菜地病毒病肆虐,菜农泪水往肚里咽
矮化发黄的番茄“树”上,刚结满绿果,就出现斑点条纹,甚至烂果,一切令人猝不及防。
育苗定植时,满怀丰收的期待;数月辛劳,换来的是几乎颗粒无收。一车车绿果堆在棚外的田埂上,弥勒市朋普镇黄连田村番茄种植户白杰欲哭无泪。
“2015年以前,我种植的番茄、辣椒病毒病发病非常重,病毒病发生以后,番茄、辣椒成品又小又丑,满是斑点瑕疵,商品性几乎为零。不仅一季的收入泡汤,有时还倒贴工时、农资和流转土地的成本。”白杰说。
与白杰同村的蔬菜种植大户仕析生介绍,蔬菜病毒病的发生,与品种、病毒、昆虫和杂草有关,采取单一的防控措施,根本没有办法,眼睁睁望着一垄垄番茄日渐萎蔫。而在南方重要蔬菜基地云南元谋,2010年以来,同样由于蔬菜病毒病频繁发生,番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最少时每年约减少1万亩。
“蔬菜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种子传播和昆虫传播,其中超过90%是虫传病毒。种子传播病毒可以通过种子消毒处理杀灭,而虫传蔬菜病毒防治的难度就大得多。”刘勇研究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虫传蔬菜病毒,往往先在菜地周围的阔叶杂草上扩散,感染病毒的杂草会释放出新植二烯等化学物质,吸引烟粉虱、蓟马、蚜虫等昆虫取食,此时也是病毒数量积累达到峰值之时。数量庞大的昆虫取食带毒杂草后,又迁飞到周边的蔬菜基地,就会把病毒传播到健康的蔬菜植株上。
“如果蔬菜品种对病毒病没有抗性,则病毒可以顺利侵染并为害。因此,病毒病是否暴发成灾,除了病毒本身外,往往与携带病毒的阔叶杂草、传毒昆虫种类与数量以及蔬菜品种是否抗该病毒等密切相关。”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李凡介绍说。
是放任病害肆虐?还是积极主动防治?这时,刘勇和李凡都关注到了云南菜农的窘况。
刘勇研究员率领团队通过25年攻关,在对全国580多个重点蔬菜主产县的3500余个乡镇蔬菜病毒病进行长期系统研究和监测的基础上,研发了以“清毒源、选品种、抑种传、阻传播、增抗性”为核心的蔬菜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打出“防癌”“治癌”组合拳。
受病毒病为害的番茄病果
“一物降一物”,生物防治技术应对狡诈病毒
为害云南蔬菜的病毒种类约有30种,常年给番茄、辣椒等蔬菜造成损失达一半以上,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绝收。
2000年以来,云南省通过引进圣尼斯等国外品牌蔬菜种子,对当时的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毒病的危害。但这些蔬菜品种长期种植以后,由于新病毒为害加剧,阔叶杂草上病毒的积累量大幅增加,以及传毒媒介昆虫种类的变化,病毒病又屡屡为害云南蔬菜生产。“生产实际再次告诉我们,由于蔬菜病毒病复杂多变,依靠抗病毒病品种等单一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治蔬菜病毒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李凡说。
自2013年以来,李凡团队积极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刘勇研究员团队合作,对云南主要蔬菜产区的病毒病开展了系统研究,探明了这些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发生流行规律等,并及时将刘勇团队研发的蔬菜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引入云南,在昆明、红河、楚雄等地开展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蔬菜播种定植前及时清除菜地周围的阔叶杂草,根据所在乡镇病毒病种类选择抗相关病毒病品种,用微生物农药消杀种子传带的病毒及提高植株对病毒病抗病力,再巧施纳米颗粒化农药杀灭传毒昆虫等。
周运斌是广西环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市场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通过推广刘勇团队选育的“钻红5424”“米勒218”番茄抗病毒病品种以及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解决了洋品牌番茄品种低温绿色慢、转色差、产量低的问题,商品性、货架期与国外品种相比毫不逊色,适应性更是远胜洋品牌,把大宗蔬菜的种子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
红河州菜农使用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后,番茄基本没有病果
信科学用科学,菜农扩产增收回馈真金白银
自2015年起,仕析生家采用刘勇研究员提供的技术,在科研人员指导下,按照简明的“明白纸”说明书操作,采用刘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番茄品种和微生物农药及纳米化杀虫剂,“不仅几乎完全防治了病毒病,农药也由以前的一季施用15次,减少到3次就可以了。”仕析生说,由于杀虫剂施药方法改喷施为根灌,也没有空气污染,每亩番茄收入增加都超过了1.5万元。
与仕析生一样,白杰也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受益者。“如今番茄和辣椒病毒病基本上没有问题了,这套技术的优点是易学易懂,容易掌握。”白杰说,前几年,他只敢种五、六亩番茄,如今逐渐掌握了综合防治新技术,今年他家的种植面积增加到了13亩。今年开春一季,大棚里一串串果子又大又实,几乎没有病果烂果,市场情况最好时能卖到每公斤7元的好价钱。
周运斌表示,几年来推广下来,当地蔬菜企业和种植大户已向信科学、用科技转变,已经把国外品牌番茄品种挤出了云南蔬菜主产区。仅2021年,就在红河州推广应用3万余亩,按每亩增加1.5万元保守估计,一年可以为当地农民增收4.5亿元以上。
同时,在元谋县,这几年通过应用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番茄种植面积也很快恢复到8万余亩。
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认为,刘勇团队研发的蔬菜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抗病毒病微生物农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主推技术,同时也受到了蔬菜种植者的广泛欢迎,在全国主要蔬菜产区获得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也获得了2018年度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和201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和寻甸县、楚雄市元谋县、红河州弥勒市、保山市隆阳区等蔬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年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每年为云南菜农增收50亿元以上。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