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推出“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

2022-05-01 20:20:0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卫华

科技日报记者 赵卫华

传统的非遗活动多从人文、技艺等维度诠释,但是在这背后,是什么样的科技原理在支撑着技艺的传承,传统工艺流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本质呢?

为引导公众从科技角度认识非遗,了解科学与文化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科技馆面向青少年观众、家庭观众、社区群众等群体,从“非遗”与“科技”结合的视角出发,敏锐捕捉到“非遗”在科技馆传播的机遇和模式,精心策划并推出“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该系列活动2021年10月正式启动,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进行,将于2022年5月底完成第一阶段所有内容。

该系列教育活动以科技馆特色的“科学课”形式开展,不仅有辅导教师讲授知识点,有同学们动手体验非遗技艺,更有非遗传承人现身说法。活动开发过程中,中国科技馆成立专家组进行课程的科学性论证和教学设计研讨。在多名科学家、教学专家、非遗传承人以及行业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活动内容实现了“非遗文化”与“科技内涵”的有机结合。同时,活动开发紧密结合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的展教资源,充分融合文化学习、问题引导、实验探究、手工体验、交流讨论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带领公众通过亲子协作和动手体验,一步步学习和了解我国传统非遗文化,探究非遗人文活动背后的传统科技智慧。

自2021年10月起,中国科技馆已举办了“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京剧”“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非遗项目主题教育活动,“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活动即将亮相。其中,“中国剪纸”走进北京市裕中西里社区“邻里节”,为社区居民们奉上了一场传承非遗文化、探寻古代科技智慧的活动,受到居民们的好评。另外,为配合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还特别举办“草织巧履 踏遍山河——红色草编‘非遗+科技’教育活动”,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2年下半年还将陆续推出“景泰蓝”“五禽戏”等更多精彩内容,并邀请非遗与科技方面的资深专家参与活动开发,确保内容质量。

在中国科技馆,“非遗”不再是遥远而神秘的民间技艺,她可以是一场皮影戏表演,可以是一次缫丝体验,也可以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实验和理性的交流讨论。“非遗+科技”系列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历史起源、科技内涵、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和升华,是对非遗文化传承方式的另一种积极的探索。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