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重型火箭是具有跨代意义的运载火箭,其研制需要八到十年时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以下简称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
我国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一直备受关注。
姜杰介绍,重型运载火箭可以跨越式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百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级,任务覆盖面广、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空间舱段、空间太阳能电站等近地轨道大规模发射任务,也可用于载人登月、载人火星/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使我国空间活动进入全新的大规模探测阶段。同时,重型运载火箭可为我国未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开辟新途径。
不过火箭专家也表示,重型火箭研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期间,一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设计师刘秉介绍,一型重要的火箭诞生前,必须经历论证、立项等过程。立项前要有深入论证阶段;立项之后,不同研究阶段还要开展大量工作。
记者从一院了解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设想从2010年开始论证, 2015年正式提出技术方案,目前方案还在不断细化优化中。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2021年12月曾表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也将有型谱规划,目前我国已确定发展规划,正在进一步深化论证。
目前我国已经突破多项重型火箭相关关键技术。
2021年7月25日,将用于我国重型运载火箭芯二级的220吨高压补燃氢氧发动机,在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完成首台样机研制生产,性能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至此,该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与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工作全部完成。
2020年,一院总体设计部完成“钛合金气瓶及涂层液氧环境敏感性试验”,验证了该气瓶在液氧环境使用的可行性,标志着我国首个可应用于液氧环境的大容量低温钛合金气瓶诞生。该气瓶将用于重型运载火箭等飞行器增压,提升运载火箭增压效率。
2021年7月,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团队在武汉完成了国内首件直径9.5米贮箱箱底圆环的组合焊接,这成为重型运载火箭9.5米贮箱研制的起点和基础。
此外,我国已突破的重型运载火箭相关关键技术还包括国内首个2.5米级重型氢氧发动机喷管、世界第一件采用整体锻造技术的10米级铝合金环件等。
姜杰表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极具技术先进性,其研制必将伴随运载火箭设计生产试验相关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群突破,牵引运载火箭以及各类新型航天器的集群化发展,并辐射带动航天相关产业全面发展,促进国家航天科技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强有力地支撑航天强国战略。
同时她认为,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的实施,必将牵引精密制造、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科研能力、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引领世界相关技术发展的优势能力,形成以系统创新为牵引、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的良好格局。同时可对我国基础工业发展和制造业产生巨大牵引作用,促进航空、船舶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跨域,带动我国民用产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力引领和推动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