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魏喆吉 孙竹媛
“依托山东省微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多相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碳纤维改性及其制品研发,碳纳米管、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10余项技术成果产业化,取得了发明专利100余项,已授权39项。”近日,在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的实验室里,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该院新材料研发中心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团队负责人谷正一边忙着做实验,一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截至目前,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已组建了5个研发中心、12个研发团队,围绕新材料、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开发研究,为近百家企业开展了技术服务,与近50家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的难题数百个。这是青岛大学通过创新研究院模式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例。
“十四五”开新局,高校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表示,青岛大学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全面推行以科研项目为牵引、首席研究员(PI)负责制的科研团队形成机制,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学科人才的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机制,着力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力。
“创新研究院”刷新了高校科技服务新模式
近日,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获批为山东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前不久,在威海举行的中日创新大会上,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生态环境研发团队负责人于德爽教授指导的“利用微生物秸秆发酵的西洋参土壤修复技术”项目,以及绿色催化与能源材料研发团队负责人于建强教授指导的“具有5G+互联网智慧化空气消毒杀菌系统”项目获得“第二届中日创新大赛”特等奖……
这是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交出的成绩单。青岛大学副校长、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理事长于永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科研的痛点是怕找到的科研合作团队不对路,科技投入打了水漂,而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又没有更多的钱去投入。为解决这道产学研融合的难题,威海市政府、青岛大学、威海市环翠区政府三方共建了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威海市政府三年共拿出2400万元,资助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
“不只在威海,青岛大学通过创研院模式,与威海、泰安、菏泽等山东省有关地市合作成立青岛大学创新研究院,依托青岛大学优质科研、人才、教育资源,打造成为青岛大学服务地方的桥头堡,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科技资源汇聚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表示,创新研究院搭建起了“产研院+公司+基金+孵化产业园区”集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激发了高校创新活力,跑出了科技创新“加速度”,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环境工程、海洋科技、医工融合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喜人成果,支撑了区域高质量发展。
“揭榜挂帅”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
“全球首创电磁原位实时检测技术及测试平台,利用该技术揭示了困扰学术界二十多年的锂离子电池电容量超过理论值现象,目前在利用该技术进行高性能储能材料的设计研发,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谈起这项创新技术的成功突破,青岛大学李强、李洪森两位青年教师深有感触地说,这得益于青岛大学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
在青岛大学,通过“张榜”的方式发布科技需求,而这些需求大多能得到快速、精准的“揭榜”对口服务。青岛大学科技处处长李荣贵介绍,青岛大学把企业的科研需求信息发布在校内网上,鼓励有意向的老师揭榜挂帅,与企业对接,动员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产学研融合中。威海市科技局定期组织企业与青岛大学科研团队对接会,让更多中小企业把科研需求释放出来。
青岛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郑蕾介绍,目前,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已与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威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承担了基于蒙脱土插层改性三嗪类大分子成炭剂的聚丙烯专用耐析出无卤阻燃剂、橡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产业化、太阳能光催化材料的产业化应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绿色合成用固体碱催化剂的中试研究、精细化工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开发、西洋参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工程等40多项科研项目研发任务。
记者了解到,在威海市科技局组织的产学研对接会上,威海三峰轮胎有限公司提出的科技需求是把工程轮胎使用寿命,提高到世界最先进的7000至8000小时,初步测算需要花费研发经费300万元。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发,由谷正领衔的高分子材料产业化研发团队,成功改进了基础原材料,使三峰工程轮胎使用寿命达到了3000小时,成果坚定了三峰轮胎与谷正研发团队进一步合作的信心。“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给予这个科研项目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申报创新创业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又获得了50万元的政府资金支持。”谷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