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实习生 聂颖颖 通讯员 关耳
“土壤生万物。它忠于职守,千万年来默默地为人类奉献出粮食和其他许多财富……”舞台上,昏暗的灯光中,一个年过半百、身着简朴的男子趴在办公桌上一笔一画地写着一则日记。
12月4日晚,西南大学博物馆报告厅,一部情景剧《大地之子》正在上演。舞台上这位写信的男子就是中国土壤学奠基人、曾蜚声国际土壤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侯光炯教授。自1996年病逝,他已经离开25年了,每年校园里都有各种纪念活动。
演出现场,侯光炯考入南通甲种农业学校时的一幕。西南大学/供图
一生钟爱土壤 他被誉为“大地之子”
侯光炯毕生致力于创建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在常年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的过程中,开拓性地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土壤肥力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创自然免耕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先河。古稀之年还到四川宜宾的长宁县农村蹲点研究,一干就是18年,直到病逝。
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情景剧“透露”了20世纪三十年代侯光炯在考察土壤时曾遭遇土匪抢劫的故事,当土匪夺过侯光炯沉甸甸的背包发现只是一包包土壤标本时“大失所望”。还有侯光炯利用出席国际土壤大会机会,游历欧洲各国考察,启程回国时,已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回国游轮上,侯光炯剃光头发以明志……
“这全是真人真事,没有半点编剧创作成分。”西南大学校史馆副馆长、作家郑劲松说,该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侯光炯院士那种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那种对土壤科学的执着信仰依然令人动容,现场不少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情景剧背景中,展示了一张照片:简朴的农家土屋里,一把竹椅、茶几、木桶,一双沾满泥浆的筒靴、一双布鞋、一顶草帽,一个老人一边洗脚,一边拿着放大镜凝视桌上的草苗和土壤!
“这张照片记录了年逾古稀的侯老从田间归来的情景,和一个普通的乡下老农没什么差别。”郑劲松介绍,这张照片不仅入选了百件红色珍档,也被收入了重庆市档案馆的庆祝建党百年专题“重庆记忆展”,至今看上去也令人泪目。
终身心系人民 他是“富有的穷教授”
侯光炯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由于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给予的诸多荣誉,但他却把这些荣誉视为“欠人民的债”。
他在日记中写道:“得到的越多,欠人民的债就越多,债是要还的,我这辈子,人民给我的太多了,只有拼上老命才还得清啊。”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他总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干。在蹲点的岁月里,他的时间表上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常常工作到凌晨3点半。
侯光炯被人称为“富有的穷教授”。他的收入不少,可却总是缺钱,甚至看起来有点穷,是怎么变“穷”的呢?郑劲松说,侯老特别“爱”捐钱,还特别“爱”赔钱。
侯光炯耄耋之年忘我工作。西南大学档案馆/供图
在情景剧中,再现了侯光炯“赔钱”的真实故事。当年,为推广自然免耕法,他向采用该法的农民承诺:“如果减产了,我来赔偿。”可减产的事也发生了。他对助手说:“该赔多少就赔多少,绝不能让农民兄弟吃亏!”寒冬腊月,他和助手亲自登门赔钱。后来了解到,减产不是由于耕作技术,而是个别农户把供应的化肥拿去卖了。助手们很生气,要去追回赔偿,侯光炯却劝阻了他们。
199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并重奖10万元。侯光炯在大会上当场宣布:“这10万元我一分钱也不要,将它全部用作农业科普博物馆的建设和办免耕技术培训班,让这笔钱再为国家做贡献。”他去世后,没有将存款留给子女,而是设立了土壤学青年奖励基金。
12月5日是联合国同意设立的第八个世界国际土壤日,大学生们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向老院士致敬,今年也是《大地之子》原创校园情景剧的第四次上演。
“这是一堂真实的情景思政课。”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窦运来说,“之所以每年都要演出这部剧,我们就是要把‘四史’融入校史,深入挖掘校史红色资源,打造原创校园文化精品,为思政课更加接地气提供生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