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孟姝轶
“森林是巨大的碳库,作为林业高等学校,我们要团结全国林草系统的科学家,与政府有关部门携手,一起统筹设计、密切配合,发挥科研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围绕关键领域,加快产出重要成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11月28日,在东北林业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说。
东北林业大学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旨在发挥学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东北亚(寒区),开展森林、湿地、冻土、土壤等碳增汇、保汇和生态系统重大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开展生态碳利用前沿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话语权体系,服务龙江绿色发展和国家战略。
该研究院设置六个研究中心: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心、“双碳”经济研究中心、碳中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寒区节能建筑工程与材料研究中心、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研究中心、生物质资源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开展构建东北亚碳汇及其潜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碳资产管理与生态碳汇价值的测算、建设生态系统碳汇大数据中心、生态资源碳利用研究、为黑龙江培养碳汇领域交叉学科高水平创新人才等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技术支撑与政策建议,为加快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助推东北亚区域碳中和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攀升新的高度。
据悉,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聘请了多名院士等顶尖学者,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研究院的战略目标布局、研究方向设立、研究内容确定等进行把关指导。
在成立大会上,东北林业大学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林业和草原局以及牡丹江市人民政府、伊春市人民政府、伊春森工集团、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中国龙江森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将与共建单位携手落实碳中和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生态强省低碳、绿色发展,用科技赋能,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黑龙江省向生态强省转变,为建设碳中和典型示范省份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成立大会结束后,东北亚碳中和发展论坛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研究员分别做了《中国生态保护修复的固碳效应与碳汇潜力》《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森林减缓与适应》的学术报告,就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中国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系统变化、中国植被变化的固碳效应及潜力,人类寻求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案、森林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森林土壤碳固持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不足等进行学术交流。
(图片由胡全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