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通讯员 沈家迪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今年10月下旬,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组织的马鞍列岛至中街山列岛的岛礁水域资源调查传来了好消息,3天内调查组采集到171尾大黄鱼(重100-400克/尾),大黄鱼的资源密度是近20年来调查中最高的一次。
大黄鱼曾是东海区的“四大海产”之一,20世纪70年代后,大黄鱼资源遭到破坏,资源枯竭后至今形不成渔汛。为了恢复大黄鱼资源,浙江省持续开展了20余年的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同时,浙江海洋大学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承担了浙江省科技厅择优委托项目舟山渔场大黄鱼资源重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牧场增殖聚鱼等课题,将大黄鱼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为掌握资源状况,海研所每年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及时评价大黄鱼资源修复效果。
10月25日,好消息第一次传来,调查组在中街山列岛与马鞍列岛之间海域,开展秋季近岸渔场渔业资源调查时,一次性捕捞到101尾野生大黄鱼。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蒋日进介绍,秋冬季节是大黄鱼的繁殖季节,这是第一次捕获这么多的数量。此次刺网作业收获的大黄鱼个体发育较好,体重约在三两左右,最大的一条有36厘米左右,通过实验数据和比对,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大黄鱼。
10月25日,浙江省科技厅择优委托项目首席专家、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来到海研所,调研指导渔业资源调查和鱼种鉴定工作。严小军现场指导了大黄鱼生物学实验,并表示:“科研人员要聚焦国家省市政府和企业的重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争取在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的种群恢复、生境改造、资源重建等修复技术上实现突破,再造舟山渔场野生生物资源乐园。”
随后两天,好消息再度传来,调查组在后续调查中,再次捕获大黄鱼70尾,3天内,在自然海域共计捕获大黄鱼171尾。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全省生态资源修复工作,浙江海洋大学等参与到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的修复工作中,通过大黄鱼野化训练、成鱼放流等创新方法,推进野生大黄鱼资源修复,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接下来,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通过形态学、微生物分析、脂肪酸、胃含物等方面,对这批大黄鱼进行进一步研究。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