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绿色接力”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021-11-15 00:24:22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从茫茫荒原到莽莽林海,塞罕坝的绿水青山见证着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改地换天。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8月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半个多世纪艰苦创业铸就塞罕坝精神

今天的塞罕坝,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登高远眺,塞罕坝就是一幅用墨绿、浅绿、鹅黄绘就的巨幅画卷。

但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却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对北京的侵袭,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塞罕坝林场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在一片次生残林、退化草原和入侵沙漠相交错的荒凉地方造成了一大片面积达110多万亩的人工林,绵延数十公里,昂然树立在坝头山地草原上,生长良好,效益显著,的确是非凡的成就。它既保护了生态,美化了环境,又创造了一大笔绿色财富。创业艰难,成果丰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一方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

“科学态度是塞罕坝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态度,就没有今天的塞罕坝。”沈国舫认为,这个精神表现在:一是对塞罕坝地区宜林的科学判断;二是对塞罕坝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决策;三是对适宜于当地的造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探索;四是与时俱进的管理和技术革新。

塞罕坝不可能简单地复制。在沈国舫看来,要学习塞罕坝这个典范的精神实质,而不是简单模仿。塞罕坝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人文环境,全国其他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很复杂。

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了4000多个国营林场,以及大面积的国有林区。“因此,要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林。应参照塞罕坝林场发展中的实践和经验,去提高所有国营林场的生态理念和发展理念,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困难,为他们的健康发展给予财政上、制度上、政策上的必要支持,引导他们走上塞罕坝型的发展道路,这必将取得更好的效果。”沈国舫说。

沈国舫强调,还要注重宣传科学造林育林护林知识。“一刀切”的禁伐并不是科学的态度,要为科学合理的伐木和森林采伐正名。乱砍滥伐、过度采伐是有害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科学合理的采伐包括抚育伐、卫生伐,是科学经营森林的必要手段。合理的采伐不会破坏生态,还能增加国家财富和民众就业。塞罕坝林场从九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合理的森林采伐,并没有影响它发展成为“绿色明珠”,这本身就有典范意义。

责任编辑: 胡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