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深秋时节的黄河入海口,空气已有些许凉意,但美丽的风景不曾离去。
十月下旬,科技日报记者在东营采访时,看到的景象让人着迷:深红色的碱蓬簇拥成为一块块的“红地毯”,大片的湿地里芦花飞雪,草丛间飞鸟云集。
翅膀宽而长,身体覆盖白色羽毛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对栖息地的选择是挑剔的。但现在,它却在地处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三角保护区”)安了家,累计繁殖了两千只左右的雏鸟。这一数字,让黄三角保护区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繁殖地。
鸟儿对环境最敏感。在黄三角保护区内,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飞速最快的鸟—尖尾雨燕、栖息距离最远的鸟—北极燕鸥、飞的最高的鸟—斑头雁……鸟儿落地,成为黄三角保护区管理者的自豪,“这里的神奇鸟类数不胜数。”
黄河入海口。
有准确数据为证。目前,在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鸟类已由1992年的187种增至如今的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12种增至25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有600多万只鸟经此迁徙、越冬、繁殖,由此,这里被专家们称作鸟类的“国际机场”。而在神奇鸟类之外,黄三角保护区也生长着许多神奇绿色植物。
比如长1至4米,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的野大豆现在已是濒危植物,但在黄三角保护区却分布广泛。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一个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这里拥有685种各类植物,刺槐、旱柳、柽柳、芦苇和盐地碱蓬等成为代表物种;而昆虫调查鉴定512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纪录。
鸟儿喜欢,植物喜欢,昆虫喜欢。这一切源于黄三角保护区自然环境的持续向好。
如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这是沿黄省区面临的一个共同重大命题。
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说,近些年,东营市一方面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另一方面通过实施16个湿地修复项目,构建起“河—陆—滩—海”连通体系,累计修复湿地28.2万亩。
去年,黄河三角洲共计生态补水1.74亿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两倍多。通过筑堤修坝向湿地引水、蓄水,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用淡水冲碱压盐,促进湿地的自我恢复、自我发育。
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院的各种鸟类。
除了补水,如何让水系循环起来?
这些年,东营实施引水提水、湿地水系大连通、湿地小连通等工程,着力构建“河—陆—滩—海”水系连通体系,促进黄河与自然保护区的大循环和湿地内部小循环,生态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湿地生态功能获得较大改善,河流生态系统更加健康。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黄三角保护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强调,我们在保护方面实施退耕还湿、还滩,加强规划,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科院海岸带所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北师大建立了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与北师大、中科院海岸带所联合实施了盐地碱蓬、海草床和牡蛎礁恢复等重大科研课题,开展生态保护系统研究,推进实施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他们实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清除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及滩涂贝类等物种,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与安全……截至目前,这里已与30余家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科研成果。(王延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