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网上研讨大型食肉动物恢复和再引入

2021-10-13 16:27:5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屈晓玲 李丽云

通讯员 屈晓玲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10月12日,第二届大型食肉动物恢复和再引入国际研讨会视频会议在莫斯科召开,黑龙江省科学院院长刘春燕应邀线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研讨会旨在汇集和交流大型食肉动物种群恢复和再引入方面主要国际项目的成果和经验,尤其是东北虎、东北豹、波斯豹、猞猁、熊类和其他稀有物种的研究、保护和历史分布区种群再引入等。来自俄罗斯、中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印度、卡塔尔等10多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组织参加了会议。

刘春燕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和黑龙江省在东北虎豹等濒危物种及生态系统保护方面所做的长期努力及取得的成果,并总结了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谢维尔佐夫生态与进化研究所在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恢复和小兴安岭东北虎跨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希望双方在东北虎等濒危物种保护和研究上进一步深入合作,为东北虎种群恢复做出更多的科学贡献,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为期3天,共45个学术报告。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及院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朱世兵博士将做题为“小兴安岭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生境研究”的大会报告。

据介绍,2016年,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进化与生态研究所签订协议,成立了“中俄生态联合创新研究中心”,开展生物多样性、濒危动物保护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双方联合成立了东北虎研究组,在罗日诺夫院士带领下,致力于黑龙江省东北虎种群恢复研究工作。2017-2019年期间,双方每年进行十余人次的人员交流,以及每年至少2个月的合作野外调查研究工作;新冠疫情发生后,双方通过线上方式持续进行研究,取得了小兴安岭东北虎及猎物种群栖息地评价、小兴安岭东北虎跨境迁移生态廊道等系列成果,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的认可,其中“小兴安岭东北虎栖息地质量与分布”成果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十年发展十大代表性成果。东北虎、东北豹跨境保护是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主要内容之一。

黑龙江省是东北虎东北豹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目前,我国的东北虎、东北豹等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尤其东北虎,其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都在逐渐恢复和增长。

(黑龙江省科学院供图)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