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孟姝轶 本报记者 李丽云
日前《生物保护》杂志刊发了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动态和保护潜力的合作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中国东北已经是至少55只野生东北虎的家园,而且未来能够支持300多只东北虎的生存。
虎被称为王中之王,在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们控制着哺乳动物的群落,它们的迁移、定居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出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在全球老虎栖息地急剧丧失的趋势下,我国东北虎种群和栖息地的恢复,必将使中国成为全球下一个虎保护的热点区域。
为了更好地加强猫科动物野外种群及栖息地保、监测和管理,国家林业局猫乎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姜广顺带领团队钻进深山密林,深入虎“穴”,对昼伏夜出、凶猛残忍的东北虎、东北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开展了生态学研究,掌握了虎的习性,为野生动物的科学保护提供了支撑。
野外科研的数次历险
做野生动物保护,就要了解它们的习性、熟悉他们的环境,如果没有野外考察,就没有真实的第一手数据。姜广顺拒绝纸上谈兵,野外调查一直是他的“必修课”。
老虎总是生活在渺无人烟的野外,深入虎“穴”可不容易——冬天,要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蹚上一天。一旦发现老虎的足迹、粪便、毛发等需要观测、记录的数据,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掏出本子、笔,在手还没有冻僵以前迅速记上。笔,只能用铅笔,因为其他的圆珠笔、钢笔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根本无法使用。吃的,只能是背点面包、火腿肠。如果带的温水喝完,就只能融一把雪水解渴。到了夏天,虽然寒冷退去,但蚊虫叮咬却成了家常便饭,而且在野外时还经常遇到熊等野生动物的威胁。
说起这些爬冰卧雪给他留下的老胃病,姜广顺淡然一笑,说:“这都不算啥,我还有过几次捡回一条命的经历呢。”
2011年冬季,姜广顺带着两名研究生去老爷岭东北虎豹栖息地收集数据。当时是冬天,山路上都是薄冰。在一处转弯的地方,司机刹车踩得过急,车在公路上转了三四个圈,最终撞到旁边的石头山才停了下来。“幸亏是撞上了石头山,公路另一面就是30米深的悬崖,要是飞下去就交代了。”
还有一次是2012年秋季,布设在吉林汪清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捕捉到了一只大的东北豹带着两只幼崽的影像。这是中国首次记录中国有野生东北豹繁殖的记录,可以纠正国际专家认为中国不可能有极度濒危的东北豹繁殖的错误论调。姜广顺和相关专家一起赶往野外,在一个有着弯道的桥上,由于车速过快,车子飞下了桥,车尾朝下斜“坐”在了桥下的深沟里。姜广顺是全车7个人当中第一个苏醒过来的。当时车已严重变形,连方向盘都是弯的。看着一地的鲜血和已经报废的汽车,重获新生的他们却做出了个意外的决定:继续前行,去我们原本的目的地,做我们计划好要做的事情。
摸透老虎的各种信息
作为猫科足迹影像鉴定技术专家,姜广顺的科研曾一度被认为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此前印度著名的老虎专家乌勒斯曾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老虎的足迹监测技术,认为无法通过足迹鉴定老虎的个体信息和统计数量,并且其观点文章已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多数同行们都认定是绝不可行的足迹鉴定方法,姜广顺却有自己的看法:印度不行,不代表中国不行。印度土地以沙地、泥地、沼泽为主,没有稳定的基质,足迹容易变形。而中国东北的土地,有半年的时间被稳定的基质覆盖,足迹学在这里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姜广顺指导研究生在东北虎林园采集了70多只老虎的足迹影像资料。这些老虎中,有老有少、有雄虎有雌虎,姜广顺利用它们的足迹资料建立了数据库。
每次在野外发现老虎足迹,姜广顺都会把野外采集的足迹和手里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野外老虎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实践证明,用足迹鉴定老虎的性别和个体信息,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
2013年,姜广顺带领其研究生顾佳音受邀在美国北卡自然博物馆做了题为“统计学在老虎野外种群监测的应用”的“SAS公司发现峰会”的专场学术报告,引起了学界的震动。而姜广顺带领着学生建立的猫科动物数据库也从足迹影像数据库扩展到花纹数据库、遗传数据库、虎豹猎物数据库和栖息地数据库。
如今只要在野外捕捉到老虎的影踪,不论是红外相机捕捉的图像,还是发现了它们的足迹、唾液、粪便、毛发,都能通过手中的数据库鉴定出,这只老虎的性别、年龄,它曾在哪儿出现过、它吃的是什么、它的家族曾在哪儿活动……
这些信息,收集不易,分析更难。比如发现一堆老虎的粪便,姜广顺的科研团队就要对这堆味道极其难闻的便便进行极致分析——粪便中哪些是老虎自己脱落的组织,这里面包含着它的DNA,可以鉴定出它的家庭族谱;粪便中哪些是老虎食物的残渣,分析食物可以知道它的猎物组成;粪便中是否有什么寄生虫等疾病信息,可以判断老虎的身体状态。
避免老虎“近亲”繁殖
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东北虎的保护研究至关重要。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知道,目前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种群已经出现了扩散阻隔的情况,应该适当进行人工介入,避免它们近亲繁殖。
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与俄罗斯合作比较研究,了解到有一只在俄罗斯出生的雄性小虎在它1岁半的时候来到我国,从此没有离开过中国,这不仅说明经常有东北虎跨境“溜达”,更说明我国在保护林地、恢复生态方面颇见成效,吸引了老虎来此定居。基于这些数据库,我们才可以知道,我国东北虎、豹种群绝灭和栖息地退缩的趋势已经得到扭转和恢复,这在国际上大型猫科动物普遍呈现衰退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而栖息地恢复的原因则在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反盗猎等全面保护工作的推行。
在学术创新方面,姜广顺承担了联合国亚太经合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家合作项目8项,国家林草局的野生动物监管、全国虎豹资源调查等项目12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任务项目1项等共计48项 。
自2001年起近20年的时间里,针对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的精准保护管理问题,姜广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获得了重要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突破,引领了该领域国际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姜广顺揭示了天保工程对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恢复的生态和社会的协同效应,并发现了包括虎在内的中国11种大中型哺乳动物千年历史的人口增长、农业开发和气候变化等交互作用下的灭绝规律,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全球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现在黑龙江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的老虎愿意跨境串门,生态廊道的建设,可以让它们更方便地跨境溜达,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外国虎扎根在咱们这片黑土地上了。”姜广顺欣慰地说。如今,已经培养出众多得力学生的姜广顺对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更为长远的计划,目前的新工作计划是“出兵”华北,“要让几名学生去做华北太行山区另外一个中国特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华北豹的野外监测和保护生态学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科研能够既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又促进民生发展,使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存。” (东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