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在(南)昌景(德镇)黄(山)铁路安徽段东山隧道爆破施工现场,随着警戒哨吹响,现场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到隧道口外。一声沉闷巨响,该隧道又往前掘进了4米多。
昌景黄铁路联系皖赣两省,是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铁路项目,并正式列入国家区域性高铁路网发展规划,正线全长2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与杭黄铁路、沪杭铁路衔接,将形成连接苏皖赣三省名城、名湖、名山的黄金旅游线和南昌到上海第二条快速客运通道。
由中铁四局四公司负责施工的安徽段站前1标管段全长26.2公里,有隧道5座,长达11.7公里,隧道占比44.6%,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等级变化无常、局部存在偏压。自2018年12月该段开工以来,建设者们怀着拓荒者的心态,在隧道施工困局中创新求变,成功破解了隧道施工超欠挖和建筑材料严重超耗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泥潭”困境求变
2019年5月,昌景黄铁路东山隧道进入开挖状态,由于隧道内地质条件复杂,传统的隧道开挖方式不仅掘进缓慢,还容易使项目陷入亏损的泥潭。
施工进度缓慢,工期压力不断加大。“困在‘泥潭’中,我们要‘求生’,就必须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寻找新机会。” 昌景黄铁路二分部经理储巨球告诉记者,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稳步推进的同时,他们开始试验应用光面爆破技术。
所谓光面爆破技术,就是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分区分段进行微差爆破,使爆破后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提高施工生产效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之前,许多技术人员只是听说过这项技术,但没有实践过。“光面爆破技术复杂,数据要求严苛,现场技术人员都是生手,能不能把控到位?这是个难题。”隧道技术主管胡浩提出了自己担心的问题。项目部通过多方沟通,与兄弟单位取得了联系,组织全部隧道施工管理人员到韶新高速公路项目观摩学习。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大家现场看到了光面爆破技术运用的成果,燃起了运用这项技术的信心,一致支持试验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昌景黄铁路项目迈出了实践光面爆破技术的第一步。
打响“翻身仗”
2019年9月,昌景黄铁路项目二分部以太焦铁路光爆成功经验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以微调的方式反复调整各项数据。为确保试验顺利,分部经理储巨球亲自确定炮眼位置、监督钻眼、埋炸药,但实际收效甚微。“我钻了几十年的炮眼,在这种环境中,你们搞的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爆破班组钻炮眼的老师傅对这项新技术并不认同。
2019年11月,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一级隧道专家王圣涛来为项目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加餐”。王圣涛大家同一起奔波于隧道和项目部之间,查找误区,总结经验,反复做试验。数据更加系统完善,爆破成效也逐渐显露出来,给现场技术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光面爆破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求高,对于没有熟练掌握光爆技术的作业人员来说,会存在畏难心理。本着“保安全、保质量、树品牌”的态度,项目要求每个作业面从钻眼、装药、堵孔、连线到最后确定爆破都由技术员全程监督,并留存影像资料,在项目生产群里共享,明确责任,落实“五定”即定人、定部位、定数量、定时间、定责任。并实行“一炮一兑现”,爆破完成后根据实测结果立即兑现现金奖罚到作业人员。
项目部对钻爆质量、轮廓线超挖控制、喷射混凝土消耗等等进行评比,直接奖励各个工序优秀操作手,激发了项目全体人员深入研究光面爆破各个工序的热情。
光面爆破显成效
运用光面爆破技术,爆破面轮廓清晰、凹凸有致,将平均超挖有效控制在20厘米以内。按照每循环进尺3.5米计算,爆破物品减少成本2千元;每米平均超挖量由原来的12方减少到1.77方,节省了10方还多,按照每方混凝土850元计算,每掘进3.5米,混凝土成本便节省3万元……这些数字,是光面爆破实际成效的依据。
光面爆破技术在爆破效果、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上都带来了明显收益,效控制了隧道超挖和出碴量,节约了初支和衬砌混凝土材料,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项目组在现有光爆技术基础上,通过调整周边炮眼距离、控制锚杆外插角度与装药方式,精确槽眼位置与各爆破圈炸药量,达到控制轮廓线超挖,提高爆破残眼率和减少围岩爆破扰动的效果,最大程度达到控制爆破的目的,保障隧道施工有序可控。
2019年12月26日,昌景黄铁路项目成功举办标段首个隧道光面爆破标准化施工观摩会,这对昌景黄铁路安徽段在全线推广桥梁标准化施工以及隧道控制性光面爆破施工起到示范样板引领作用。
运用光面爆破技术后,该管段新塘隧道、茄塘隧道分别于2020年5月17日、11月19日实现贯通,均提前完成业主单位下达的工期任务,为后期架梁施工节点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昌景黄铁路项目光面爆破技术先后受到皖赣公司、中国铁设、中铁八局、中铁隧道局等单位观摩、调研20余次,爆破成效得到技术专家的一致肯定。
(图片由中铁四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