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转型自主研发创新才是赛道的“常胜法宝”

2021-03-05 10:32:1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近日, IBM发布报告称,正在考虑出售Watson Health业务。

“由于各国各地医疗数据样本局限、医疗环境差异等原因,Watson项目在大规模落地应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IBM Watson在全球同领域技术方面仍具有领先性。”3月5日,IBM Watson Health之前在国内的战略合作伙伴、百洋智能科技的CEO李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技术壁垒较高的行业之一,医疗AI行业的一些核心技术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而转型自主研发创新才是AI医疗赛道中的“常胜法宝”。

AI正在改变“医疗困境”

当前,国内医疗领域最突出的困境之一体现在医疗资源的匮乏上:医疗资源供需缺口大、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改善。AI有望成为提高医疗水平、实现普惠医疗的“利器”,但目前国内医院部署AI应用并成熟使用的占比不足50%。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已出台相关政策,推动AI深入医疗场景。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成为新的爆发点。2020年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

在国家政策及医疗各领域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医疗AI市场的发展潜力正在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市场2017年-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超31%,到2021年规模将至少达到75亿元。

“2016年我去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全球大会交流参会,了解了全球的医疗信息化技术发展前沿,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应用等。”李琴回忆,2016年在HIMSS大会看到了医疗AI发展的大趋势,回国后便开始着手将公司的发展方向转至AI。为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他们成立了“AI智能研究院”,推进自主开发底层技术和算法。

医疗AI进入“临床价值验证期”

有分析指出,新冠疫情提升了AI医学影像的临床接受度,医院端对该类产品的合作意愿和要求均在提升。2020年也因此被称作“AI医疗影像的拿‘证’元年”,各类医疗影像AI产品相继获得NMPA(国家药监局)注册三类证,行业开始由研发转向临床价值验证阶段。

  

医疗AI产品也开始转入商业化提速期。

据李琴介绍,为解决产品实际应用落地问题,其组建了专业的市场分析团队,依据实际医疗场景,用先进的AI及算法技术让产品落地到临床应用中。

疫情的爆发提升了医疗AI的关注度,AI在医疗领域将继续大有可为。在李琴看来,AI赋能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医院的服务将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这其中,涵盖疾病筛查和临床诊断、全方位健康管理、精准医疗等方面,真正实现从原来的治疗到“智疗”。

实际上,要想构建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医疗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是关键一环。“未来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患者数据将变得常态化,AI会根据数据提供健康分析、建议,或者健康预警。”李琴说,该类智能设备通过对身体素质进行简单评估,提供个性的健康管理方案,识别疾病发生的风险。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和技术的迭代进步,除了能成为医生的“助手”,AI医疗还能助推各级医院提供一致性、精准性的良好健康服务体验,打造无处不在、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从长远看,医疗行业必须拥抱信息化和人工智能,这是无可争议的大趋势。如何基于本土化优势,利用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贡献出更好的产品,助推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升级,让国内医疗技术和服务迈向更高台阶,是国内医疗AI企业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李琴说。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