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集团:用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0-12-20 19:33:1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丽云

通讯员 邹海雷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3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3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字的跳动,映照出这5年来,哈电集团稳重而坚定的创新脚步。

“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进行产业布局谋划,下好“先手棋”,健全科研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力度,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前瞻性技术储备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以前所未有之势,走出了一条哈电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白鹤滩右岸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成功吊装(哈电集团供图)

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科技兴企新环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哈电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规划,全速发动科技创新驱动新引擎,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回眸过去的五年,哈电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哈电集团首次党代会确立的“12348”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哈电集团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科技创新三年赶超计划、新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规划文件,同时积极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持续发力。

“十三五”期间,哈电集团更是加大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力度,年均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5%以上。哈电集团立足企业实际,建立以集团级研发部门、企业级研发部门、企业级工程设计部门的三层研发体系。2016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并于2019年完成中央研究院与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优化整合,同时整合哈电集团中小电机研发资源,在工程研究中心下新成立了舰船动力研究所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所,进一步增强中央研究院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引领能力,为企业提质增效赋能。

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完成“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改造建设,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组建的“可持续智慧能源系统与装备”获得省级培育协同创新中心;锅炉公司和电机公司分别牵头成功申报了黑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创新中心”和“发电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各所属企业独立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

加大创新力度,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等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行业发展的龙头,担负着全面创新的历史使命。中央企业要在重塑中国产业链、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扩大国内需求、提升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出骨干作用,努力增强中国经济内循环。”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强调。

五年来,哈电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聚焦行业领域技术前沿,围绕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清洁高效生产,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围绕重大装备制造,填补同类产品技术空白。

2016年,实现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375兆瓦仙居抽水蓄能机组“一年四投”;首次在与国外企业公开竞争的项目中,签订荒沟4台300兆瓦抽水蓄能机组合同,其发电电动机绕组对称四支路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主泵屏蔽电机样机成功交付,关键技术实现100%国产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设计、制造核电轴封主泵和屏蔽主泵电机资质和能力的企业。凭借着成功攻克准东煤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世界难题,2016年,哈电集团“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摘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的桂冠,成为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再次登顶国内动力装备之巅。

2017年,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C4机组竣工,采用的核主泵为哈电集团自主设计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套出口的自主化核主泵;水头变幅最大的溧阳电站抽水蓄能机组“一年六投”,并于次年通过了专家关于“整体技术国际先进,关键技术国际领先”的成果鉴定。

2018年,实现以“综合性能最好,主要单项性能优秀”的研发成果,斩获了700米超高水头、400兆瓦最大单机容量的阳江项目3台抽水蓄能机组项目合同,攀上了该类型产品研制的新巅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代核电装备之“肺”——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研制成功;世界首台华能安源电厂660兆瓦和华能莱芜1000兆瓦二次再热机组相继投运,一举成为世界绿色煤电的标杆示范机组。华能莱芜机组凭借是目前世界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指标最优、环保最好的火电机组,获得亚洲电力奖2018年度燃煤发电项目金奖。

2019年,国内首台100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π型锅炉大唐雷州电厂1号机组效率提高约2%,二氧化碳减排3.6%,再次巩固了二次再热领域的优异成绩;国家首个生物质耦合发电示范项目大唐长山工程每年将消耗约10万吨生物质秸秆,节省标煤4万多吨,一举成为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领域“领跑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代核电“心脏”装备——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主氦风机研制成功。


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在哈电集团研制成功。(哈电集团供图)

2020年,继先后成功制造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白鹤滩水电机组首台精品座环、首台精品导水机构、首台精品长短叶片转轮等重要部件后,白鹤滩右岸电站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吊装成功,持续推动世界水电装备制造迈入了百万千瓦机组的“无人区”;阿联酋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1号机组一次并网成功,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能实现双燃料满负荷供电的电站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宣告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东地区首个中资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电站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也是我国海外电力项目建设史上的重大里程碑节点。

与此同时,在气电、通用设备、新产业等其他方面皆取得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9HA.01、9F.05、16MW和25MW燃气轮机获得示范项目;研制出世界最大压裂泵变频电机,打破了国外垄断;世界首台300兆乏大容量全空冷新型调相机和我国首台国际先进30万千伏安立式脉冲发电机在哈电集团问世。

推动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截至2019年底,哈电集团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326项,其中发明专利759项,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速了许多传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步伐。“十三五”以来,哈电集团紧密围绕国家相关战略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广度着眼,从深度着手,积极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塑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2019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电站商用远程智能诊断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丰满水电机组全寿命周期远程智能诊断服务支持系统”成功通过新产品技术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了我国在电站智能运维方面长期空白。哈电集团“互联网+服务”电站服务平台于2019年正式上线,这个集服务技术方案宣介、机组运行故障案例分析、用户问题反馈与解答、智能远程运维系统体验、项目进展实时跟踪、备品备件销售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权威的问题沟通及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系统服务,更进一步提高了哈电集团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远程诊断系统监控电站机组运行状态(哈电集团供图)

除此之外,哈电集团不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相融合,升级基础装备技术水平,提升生产加工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深入开展适合企业运营特点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规划与体系架构制定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加速推进智能制造。

优化管理体系,科技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五年来,哈电集团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截至目前,哈电集团共有科研人员3490人,其中“高科技领军人才”3人,“万人计划”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0人。

哈电集团通过不断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自主评聘14名集团首席技术专家、48名技术专家,充分发挥企业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示范引领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积极与国务院各部委、省、市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接,在头雁团队、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等方面寻求支持,目前申报的3个头雁团队均已获批,共获资助8750万元。

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进一步强化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哈电集团建立并完善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出台《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奖励管理办法》《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落实纵向、横向科研费用中绩效激励部分的管理办法》《专利、科研课题等创新成果转化利用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聚焦科技创新力度和效果,落实各级科技创新责任,激励全员进行创新创效。

与此同时,哈电集团实施“刀刃计划”,大幅提升关键技术岗位科研人员薪酬,激励保障专家作用充分发挥;畅通人才引进渠道,设立2200万元的人才基金,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系统性制度,建立7个人才培训基地,定期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到重点大学“回炉”深造,为建立科研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随着新旧动能的转换、“双循环”的构建,科技创新的力量将愈加凸显。展望“十四五”,哈电集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已有技术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衔接国家规划布局,绘制未来一个时期哈电集团集团科技创新的发展蓝图,开启“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新征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添新的美丽之花。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