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追忆赵振东:率真是学者应有的风骨

2020-12-01 21:19:5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星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你给我(对新冠病毒的新特性)下一个最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不好怎么样开展下面的工作?”

这是在武汉召集的一次紧急会议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振东发言的第一句话。

赵振东的发言照例有些唐突。

“他的对面都是院领导,但还是习惯性的直奔主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丽丽和他一起开会,至今仍记得他站起来发言,惯有地缜密、严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技术组组长,赵振东夜以继日地坚守疫苗研发一线。9月16日晚上8时,赵振东返京途中,突发心脏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7日凌晨离世。11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召开赵振东事迹报告会。

赵振东是与众不同的,他开会从不说“暖场”的客套话,那些“大家做了很多不错的工作”“前面领导的观点我同意”等等的发言,与他的率真“绝缘”。

“他的表达和我内心对科学家应该坚持的价值观是契合的,我当时就想协和人就应当有这种直截了当的劲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基于专业的判断,怎么想就怎么说,是学者该有的风骨。

赵振东一向如此。

他的妻子王斌不止一次被好意提醒:你回家劝劝老赵,他在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直了,一点也不给别人留情面,那会得罪很多人的,以后还得在圈子里“混”。

赵振东却丝毫未改。

赵振东离开的七十多个日日夜夜里,王斌满脑子都是他在家里改论文、看文献、或是在沙发上滔滔不绝和电话那头的学生、专家、技术人员的学术讨论。

“他和同事们讨论问题总是直奔主题、坚持己见,甚至是毫不掩饰的批驳。”王斌说,“有时我都觉得难看。”

渐渐地,王斌理解了他:对科学的敬畏,让赵振东不通人情世故。

在科研的问题上、在真知面前,赵振东不会拐弯抹角。赵振东曾对王斌说:对于科学研究,一是一、二是二,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明明有问题却不指出来,那就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总能“切中肯綮”让赵振东常被邀请做评审专家。没有“杰青”“长江”的头衔,赵振东当然不是被拉去“充门面”的。

“很多人喜欢请他,因为他说真问题、他把丑话说在(研究)前头。”任丽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家都明白这是对课题的极大推进力。

讨论科研时,赵振东一激动就会站起来,左手抄兜,右手在空中划出有棱角的折线,他一米八的个头,让鲜明、严谨、思辨的学术观点腾空而降。

“他的发言从来都是逻辑非常清晰的。”任丽丽回忆:“他会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第二……’给大家‘捋条条’,顺着他的思路,再难推进的工作、再千丝万缕的‘结’都能理顺。”

或许,这就是疫情袭来,疫苗研发专班将极重要的技术支持组组长的重任交给赵振东的原因。

对于科学的求真,让赵振东勇敢,不仅让他勇于直言、更让他勇于面对致命病原体。

“在传染病病原体传播途径不清楚的情况下,很多同志心里害怕感染,这是通病。”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说,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赵振东都挺身而出。

去南京、上海采集H7N9病毒样本,去新疆采集脊髓灰质炎病毒样本……

“追捕”高致病性病原体的旅程中,赵振东始终在出击的第一线!

赵振东是国内少有的从事病毒免疫学研究的人。

众所周知,免疫学热门,但由于健康需求,大多研究集中于肿瘤免疫,与疾病相关。与病原免疫相关的研究变成了“灯下黑”。

“他在细分领域的成绩是‘大咖’级的。”任丽丽说,“他的离开让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失去了一位坚守者。”

2009年,赵振东开启了病毒与细胞自噬的研究,彼时国际上也鲜有研究。他的学生、现在已是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的王继说,短短3年,团队揭示了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细胞自噬效应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并发表了系列高水平论文,在国际上颇具影响。

是学者也是医者。

赵振东离世后,妻子王斌整理他的微信才得知,他十多年来一直与一个先天免疫缺陷的孩子和父亲保持联系。

“我都告诉你800遍了,不能等感染严重了再去治疗,要尽快用丙种球蛋白,一定要把IgM(一种抗体)补上来!”

定格在2019年10月的这条微信,字里行间凝结着医者替患者的焦急。

赵振东对这位父亲的焦急却从不透露给生病的孩子,而是给孩子定目标,激励他。他对孩子说:“现代医学还没有到能彻底解决你的问题的时候,你要学习一些医学知识,了解、坚强、积极尤为重要。”

对人民、对科学,赵振东爱得深沉。

“最好的怀念,是理解他。”王辰说,他的精神在这个时代里是难得的。

真专家、真学者是什么样?赵振东用他最看重的科研人员的身份给出率真的回答:替国家操心、为人民忧心,无论是日常还是遇到重大事件时,勇于为国家、社会、民族挺身担当。

责任编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