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村里话“幸福”

2020-08-10 15:42:2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蕴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王星宇

辽阔壮美的高原美景,独具特色的藏式风情,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模式,开发旅游项目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吉,藏语意为幸福。2019年,德吉村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0万元,村民仅靠旅游扶贫产业收益分红共计85万元,人均年收入近8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村”。

供上稳定电 搬迁村民“稳得住”

正午,阳光正暖。走进村民交巴吉经营的农家乐,厨房的电灶上,锅里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饭菜香气在院子里蔓延开来。交巴吉的女儿却桑措整理着货架上摆放的零食,一旁的孩子们从冰柜里挑选着心仪的雪糕。

“今年夏天来旅游的人格外多,还好装了这个棚子,可以遮风挡雨,客人们能在院里安心吃饭啦。”却桑措指着头顶上的电动卷帘棚介绍说。

据了解,交巴吉一家原住在尖扎县昂拉乡娘毛村,基本靠种植青稞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年收入不过万元,生活一直不富足。

山上问题,山下解决。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后,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第一时间主动对接电网建设,2017年8月起,新建10千伏线路0.683千米、0.4千伏线路2.228千米,架设变压器3台总容量600千伏安,为搬迁村民“稳得住”及后续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2017年,交巴吉一家搬迁到德吉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黄河岸边独具藏式风格的房屋,是交巴吉和250户村民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收获。

据交巴吉介绍,从山上搬下来后,丈夫就在尖扎县上从事木工,她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每月仅小卖部收入就有一两千元。

随着德吉村旅游业渐渐火热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村里旅游、就餐、住宿,农家乐一时间发展红火。交巴吉参加了村里办的厨艺培训,开起了农家乐。丈夫靠着木工手艺装修了两间民宿,交巴吉靠着厨艺做起了藏餐,一家人的年收入翻了几番。

目前,德吉村中像这样的农家乐一共有三十家,在旅游旺季,平均每天可接待4、5桌游客,一个月净赚四五千元。

实施电气化改造 生活越来越方便

“电热炕真是又温暖又干净。”德吉村村民英措说。

在英措家中,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卧室里,暖意洋洋,炕上整齐摆放着被子枕头,地面一尘不染,一旁的墙上安着一个小型控制器。

“这是电热炕的操作器,只要轻轻点两下,几分钟就能热乎起来,还能设定温度。”英措一边操作一边说,“而且电费也不贵,每天用上八九个小时,每月电费也就多一二十块钱。”

据英措介绍,常年生活在牧区的她,以前一到冬天就靠煨炕取暖,在长达六个月的取暖期里,不仅晚上要起夜加柴火,而且屋里都是烟熏火燎的味道,现在有了电热炕,这些问题可都不用愁了。

如今的美好生活还得益于德吉村实施的电气化改造。2019年5月,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电气化、服务乡村振兴,国网黄化供电公司针对德吉村内普遍使用燃煤、柴薪作为主要生活能源,造成乡村环境污染的用能现状,制定以电热炕替代土炕、电炊具替代炊具为主的清洁电能替代措施并加以实施。

如今,德吉村251户村民全部用上了电热炕,30户农家乐进行了厨房电气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英措家的厨房里,只见电灶、冰柜、消毒柜、抽油烟机一应俱全

“厨房进行改造后,特别方便,院子里也干净了不少。”英措说。

助力光伏扶贫项目德吉村里“能致富”

春日阳光洒满黄河两岸,一排排崭新又富有藏家风情的院落呈阶梯状整齐排列在山坡上,家家户户的屋顶上,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这就是德吉村的“绿色银行”。

在德吉村滨河食品综合商店内,老板达巴喜笑颜开。

“蓝板板不仅可以发电,还能帮我们赚钱嘞。”达巴指指屋顶笑着说,“没想到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这么好。”

达巴是尖扎县马克塘镇李家村村民,三年前,他还生活在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的浅脑山区,家里仅靠几亩薄田度日

2019年,为建立长效稳定的产业扶贫方式,尖扎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光照充足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在德吉村实施户用光伏扶贫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251搬迁户屋顶光伏装机8.4千瓦,预计每户每年实现4000元以上稳定收入。

国网黄化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开展德吉村扶贫光伏并网工作,以最快速度启动配套电网建设新建0.4千伏线路2.6公里,架设63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三台,为251户村民装设并网表计、计量表计,并组织员工走村入户宣传“光e宝”使用方法,现场办公收集客户资料,3月底完成光伏并网,4月开始进行抄表、结算工作,让村民早日通过“绿色银行”收获“阳光收益”。

如今,达巴不仅收获了“阳光收益”,也在自家小院开起了小卖部和农家乐,口袋渐渐鼓了起来。

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员工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进行光伏巡检。赵文祥

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在德吉村实施乡村电气化改造后,251户村民家中用上了电热炕。王星宇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