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立足高原 产出一批看得准、用得上的科研成果

2020-07-16 19:18:16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蕴

科技日报记者 张 蕴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个最大”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青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发展定位

高科院院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史培军。王兆宁 摄

这一背景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眼国际高原科学研究前沿,在高原资源与环境、高原生物、高原健康等涉及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大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尤为重要。一年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科院),以干货满满的科研成果给出了实际答案。

立足区位优势取得“一大进展”

7月16日召开的高科院一届二次理事会上,高科院院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史培军表示,高科院成立一年多以来,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研究特色,建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科考青海基地,组织科研团队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围绕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和科考成果服务支撑青海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逐步梳理明晰了高科院自身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的定位、作用及参与对策、任务和目标。同时,高科院与青海省科技厅、省内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合作,为青海省借助国家二次青藏综合科考大平台,参与青藏高原科研工作,提高开展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力,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科院先后数次组织科研团队成员,深入青藏高原青藏线、新藏线、川藏线及其沿线地区,以及青海湖、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科学考察。针对青藏高原“缺氧”这一特殊的环境致灾因子,设立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健康”专题,从地球表层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青藏高原大气、植被、土壤、地貌等地理要素的综合考察研究,以期揭示青藏高原地表氧含量时空变化格局,厘清氧含量影响因素。该项专题研究,对定量评估青藏高原缺氧环境的人畜健康效应,深化高海拔地区、高寒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提高高原地区人体健康应对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在高科院的推动下,青海师范大学成为继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后承担“第二次青藏科考”66项任务之一的唯一一所地方院校,校内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任务的科研人员达80多人

聚焦科研重点取得“三大突破”

近一年来,通过开展《青海生态价值总量和时空差异的量化》、《青海省五大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的关键技术集成模式》和《青海大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及模式评估》三大课题的研究,系统和科学定量的回答了青海的生态价值判断、生态责任划分和生态潜力挖掘等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梳理了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河湟谷地五大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与建设工程。建立生态保护措施和工程数据库,评估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综合效益,提出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对策。构建了青海地区生态保护措施和工程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今后青海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生产的大生态产业机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发掘青海生态潜力、资源潜力,加快建设五大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意义。

史培军介绍,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是新时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高科院组建的“高原微藻培养及应用”科研团队,集中了藻类研究、水产研究、温棚研究、水环境研究等国内优秀人才,投入较大资金,建成相应的藻种库、藻类化验室、藻种培育和生产车间、水循环净化系统等。自2019年4月以来,开展了实质性的实验研究,对高原藻种储备、优质藻株选育、微藻养殖、规模化培养和采收等进行了深入研发,取得了阶段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预计年内可实现科研成果的初步产业化。

聚焦青藏科考实现科考综合服务能力突破

高科院在第二次青藏科考青海基地的工作基础上,着眼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大意义,积极推动青藏科考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为大范围野外科考工作提供实质性、系统性的信息服务条件。高科院组织青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人才和力量,针对性的开发了青藏科考综合服务保障系统。该系统由科考登记管理服务子系统、模拟决策及管理指挥子系统、科考数据成果管理子系统及移动端辅助应用系统(APP)组成。主要功能有青藏科考服务、移动端辅助应用、青藏科考项目管理、科考一张图等。该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旨在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服务保障,并提供有效的卫星定位协助、丰富的学科或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科考工作及时有序、快速运转,更好实现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预期任务与目标。

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前期研发阶段,进入运行服务环节。已有19支科考队伍、526人次使用该系统开展青藏科考工作。该系统以方便迅捷、定位精准、链接丰富、咨询有效等特点得到广大科考队伍及成员的重视和肯定。高科院围绕青藏科考开展的系列工作,通过该系统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目前,高科院已吸收国内外2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225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入驻,组建了33支科研团队,科研攻关方向涉及高原生态水文与水源涵养、高原生态系统与碳汇潜力评估、高原国家公园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特殊生物资源、高原生态观光等攸关高原生态保护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多个热点方向。短期内产出了一大批看得准、用得上的科研成果。

各类人才不断汇聚,使这家研究院成为创新科研成果产出“高地”据悉,一年来,高科院各科研团队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7项,申请专利5项,出版学术著作97册,发表SCI论文32篇、SSCI论文33篇、CSCD论文31篇,其他公开刊物40余篇。其中,“青藏地区近现代历史”研究团队的《青藏高原历史文献集成》丛书,是高科院组织开展青藏高原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也是省政府启动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工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高原生态水文与水源涵养”研究团队的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和生态功能影响的有关研究成果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研究今后可为我国、亚洲乃至全球同类地区的高原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另外,高科院成功举办了15个专题学术研讨会,10场“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系列学术讲座,进一步拓宽了青海师大和高科院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一个扎根高原、服务高原的研究院,如何更好地接地气,如何了解掌握更多的科研基础信息和地方发展实际需求,这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院工作深度与广度的关键点。鉴于此,高科院积极拓宽合作伙伴,拓展科研合作领域,深化院地合作关系,目前,已与省内外31家科研机构、高校、政府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史培军说。

责任编辑: 何沛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