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多地少,如何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2020-06-24 21:16:5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过国忠

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金凤 李丽云 陈曦 通讯员 马明超 张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此次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事实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作为我国最宝贵资源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那么,该如何强化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用地相对粗放、产出效益不高、供应方式单一等难题,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效益。科技日报记者深入各地进行了采访。

图为:江苏大中农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依托数据平台,实现“全程实时监管”

“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江苏国土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均耕地仅有0.86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介绍,当前,江苏耕地保有量7745.7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880.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中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由划定前的6.16提升至6.13。

如何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好、建设好,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管护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构建完善并实施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耕地保护“责任+激励、行政+市场”新机制。

图为:扬州大学智能农业高效高产示范核心区

“我们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程实时监管,开展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用地行为。积极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南京等8个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实施20个省级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矿地融合战略深入推进,有效促进了地质矿产和土地资源全方位协同、一体化发展。”刘聪说。

常州高新区针对用地相对粗放、产出效益不高、供应方式单一、批后效益监管困难等问题,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为导向,探索出多元化土地利用路径,通过闲地整治、腾笼换鸟等方式,深挖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盘活存量闲置用地,促使资源要素快速向创新发展需求侧集聚和共享。

“我们通过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数据平台,打破了过去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全面梳理发展现状、低效成因等情况,绘制低效用地清单,有效解决了数据不准的老问题。”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新北分局副局长陈一江说,现在,我们对所有农业和工业用地,真正做到让“数字号脉”,通过精准盘闲置地和活低效用地,让城乡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得到有保障。


“整建制推进模式”,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2018年,黑龙江省海伦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实施面积50万亩,经过村、乡镇、市级层层筛选,70个规模化、标准化项目实施主体脱颖而出,共涉及16个乡(镇),83个行政村,142个地块。

“我们把黑土地保护工作作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创新升级措施,全力加快‘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项目实施进程,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了适合海伦特点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模式。”海伦市政府相关领导说。

图为:海伦市肥沃富硒的寒地黑土

记者了解到,为高质量完成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工作,海伦市成立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管理上构建了“市级-乡镇-村-实施主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市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与实施主体签订试点工作协议,形成了市政府主导、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乡镇落实、经营主体实施的四级联动工作格局,有效地把项目管理分成四级,逐级进行检查验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更有效地保障了项目的实施和验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海伦市采取与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轮作项目、“互联网+农业”、打造农业品牌相结合、秸秆综合利用“六个相结合”办法进行推进。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促进了规模种植,实现高标准耕作。

海伦市还通过探索实施“四种模式”——旱田以有机物料还田为核心的肥沃耕层构建模式、缓坡型耕地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水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模式、堆沤有机肥技术模式,助力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整建制推进。

2018年项目实施以来,海伦市项目区内耕地质量得到了提高,地力明显提升。不仅黑土地保护项目区内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堆沤,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项目区外也自发开展起来,达到了全民保护黑土地的共识,效果显著。

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区面积50万亩,秸秆还田29.56万亩、施用有机肥1.4万亩,带动全市秸秆还田45.44万亩、施用有机肥0.7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玉米亩均增产50公斤,大豆亩均增产22.2公斤,水稻亩均增长40公斤,达到了减肥增产的效果。


规划为先,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规划为先,服务重大战略。近年来,天津市大力鼓励工业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工业企业通过厂区改造、加层等方式提升容积率和利用效率,不增收土地价款,促进工业企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图为: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正在建设中

以武清区为例,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武清分局会同工信部门建立联审制度,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标准。同时力促好项目、大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承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富瑞数据中心,占地29亩,投资总额约8.9个亿。中国铁路主数据中心,占地70亩,投资总额约22个亿,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246亩地,投资总额约102个亿,这些数据中心的投资强度都非常大,亩均达到3000万以上。

“这远远高于我们武清区的投资强度门槛300万。”天津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村科技创新园副总经理韩洪斌给记者算了这笔账,园区面积只有1.67平方公里,在土地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亩均投资强度越高,土地的利用率也就越高,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一开始我们大数据基地规划的容积率超过1.0就可以了,而且数据中心IDC机楼一般都是3、4层楼。为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我们调整了规划和投资,把IDC机楼加盖到6层,上调容积率达2.3,远远高于普通的工业用地。”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基地主任张智刚介绍,调整后,数据中心的总体机柜规模可达4.2万架,能更好地肩负起推进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和智能科技发展的功能。


要多措并举,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下一步,该如何优化资源要素空间布局,加快集约使用和有效涵养,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好、建设好,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刘聪说,要认真落实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优化资源要素空间布局,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实现“多规合一”,积极构建高品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在我国农机专家、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看来,18亿亩红线决不可以突破。当前,我国土地集约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沟是沟,渠是渠。特别是面对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现状,要通过土地流转,实施大田种植,要加大农业机械智能化推广与应用,让田间机器人作业成为中国农业的新常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寸土寸金。城市更新不主张大拆大建,城市建设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讲究人与自然、城市的共荣共生,讲究城市的生活质量,旧城更新的主导方向,也应该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建,强调人民性。”

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孔海燕看来,要聚焦“六稳”“六保”,坚守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基石。要坚持依法行政,全面从严管理,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严格依法依规依纪查处违法行为,坚决维护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秩序。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