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仓颉手植柏籽种”搭载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后返回原地

2020-06-11 14:18:5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史俊斌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6月10日,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一代载人飞船空间科学实验搭载材料交接仪式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国家林草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为9家搭载单位移交搭载的种子、益生菌和生态修复菌等33种材料。

仓颉庙前殿 仓颉庙文管所供图

据了解,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我国面向空间站运营和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全新研制的航天器,于5月5日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5月8日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5月15日运抵北京。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次为国家林草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兰州大学、榆林市米脂县农业推广中心、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等单位搭载了共33份材料,包括秦岭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华山新麦草和生态修复菌,还有杜仲、枸杞、沙棘、文冠果、沙地云杉及白水县仓颉庙仓颉手植柏籽种等西北优势种质,秦椒、晋谷、黑枸杞等地域特色农作物品种。

仓颉手植柏 仓颉庙文管所供图

此次太空搭载的仓颉手植柏籽种是由陕西省白水县仓颉庙管委会专业人员采摘。仓颉手植柏籽种此次“太空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科研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其背后还承载着的“中华文明”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的梦想。仓颉是汉文字的创造者,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是海内华夏儿女寻根、铸魂、筑梦、聚心的精神圣地,具有无限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交接现场 仓颉庙文管所供图

“仓颉手植柏”生长在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院内,相传为造字始祖仓颉亲手所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之一,树龄距今5000余年。仓颉庙是千百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颂扬祭拜文字圣人的场所,庙内千年以上古柏48棵,它们姿态各异,形态万千,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

遨游太空后的仓颉手植柏籽种 仓颉庙文管所供图

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航天基地中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通过空间搭载结合分子及传统技术,拓宽陕西省的优质种质资源选育的路径,依托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企业资源和资金优势促进成果转化。

责任编辑: 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