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天气热了,戴口罩发闷成为当下人们的痛点。解决办法来了,一款在黑龙江新问世的创新产品“隐形口罩”可以解决这种烦恼。
6月2日,一种防病毒感染新技术——“新型靶向、缓释抑制病毒(细菌)的口、鼻喷膜剂产品技术”,在哈尔滨通过了高级别专家组的技术鉴定及评审。专家组评价认为,该项目采用喷膜技术,在口腔、鼻腔粘膜细胞外形成保护膜,即便病毒进入鼻腔、口腔也无法进入粘膜细胞内,避免病毒大量复制,这样的防病毒感染技术具有较好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经科技查新,该技术在国内未见报道,属国内首创。
研发人员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据该技术首席研究专家李剑平主任药师透露:“新型靶向、缓释抑制病毒(细菌)的口、鼻喷膜剂产品技术”,采用生物膜技术来保护病毒进入人体的两个重要通道—鼻腔、口腔粘膜细胞,以此达到靶向、缓释抑制病毒(细菌)在口、鼻腔内复制,有望成为常态化防病毒感染时期人体防范病毒的“隐形口罩”。
研发人员在做测试。(受访者供图)
人体防范病毒进入鼻腔、口腔,既往都是手部消毒、戴口罩,这些方式非常有效而有必要。但在常态化防范病毒阶段,尤其炎热的夏天,如何在不戴口罩情况下,阻止病毒进入鼻腔、口腔后大量复制,从而大幅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带着这样的社会需求及设想,黑龙江天龙药业有限公司联合黑龙江省内医药专家、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开展了针对鼻腔、口腔粘膜细胞防护的防疫新技术研究,经过反复试验摸索,成功研发了这种新型靶向、缓释抑制病毒(细菌)的口、鼻喷膜剂。
鉴定会上专家组认为,该技术成果受众人群广,应用价值大;在疫情持续影响下,有望改变全民的卫生生活习惯,引导公众鼻腔清洁与防护成为常态化。在预防大于治疗意识不断深入情况下,可为大众提供常态化防疫新产品,项目技术产品推广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