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力量“补位”医工交叉创新成果转化“后半场”

2020-05-29 19:40:09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王春

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王春

“我们团队都是技术出身的教师,缺乏管理、经营、销售的经验,此外,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注册制度,需要专业人才去完成送检、备案等手续,让我们的缝合针真正产业化,单靠高校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马凤仓教授团队遇到的问题正是医工交叉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一个从临床需求诞生的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走向手术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医生、高校、研究院、产业资本等多方助力。5月29日举行的后疫情时代医工交叉创新论坛上,汇集校、企、医、监、研多方资源的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正式启动。

后疫情时代医工交叉创新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该平台由长于“创新链”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与工于“产业链”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多方参与共同参与,将以医护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发达国家可能实施的生物医药技术和配套服务的封锁,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而高端医疗装备的开发涉及临床医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众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些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医工交叉。
此前,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聚焦医工交叉,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截止目前,该平台已有5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落地期、1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转型期、38个项目处于培育期。其中包括混合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为主刀医生提供虚实叠加的精确血管位置定位导航功能,已完成多例肩背部及腿部游离皮瓣切取术;以材料创新打造的“升级版”手术高频电刀,不仅使用安全、舒适,而且能够防止组织黏连,已在医院开展动物实验。
“我们和上理工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举措打通的是医工交叉的‘前半场’,也就是提出临床需求、找出临床问题并进行研究。对医工交叉来说,更重要的还有‘后半场’,也就是成果转化,这才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真正落脚点,也是我们真正掌握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领域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谈道。
正如陈国强所说,从需求到研发,从研发到制造,从制造到产品,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系统工程。如何让“储备池”的项目真正孵化成“医生用得顺、百姓用得起”的医工交叉成果,还需多方力量的汇聚。
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研究的精锐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携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进军医疗产业,致力于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转化和应用。从项目“储备池”到“孵化台”的这段路,有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加盟,将为医工交叉项目后续的快速落地注入硬核的产业力量。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晓明表示:“我们将瞄准临床医学前沿和高端医疗装备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支撑需求,积极导入前沿创新资源,推动关键学科研究和支撑性信息技术的突破,尽快实现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 刘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