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廊道,这些多么温馨的建筑将越来越多

2020-05-19 08:58:0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乔地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近日,深圳首条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生态廊道建成,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其实,这并非我国第一条生态廊道。近年,秦岭野生大熊猫从过去难觅踪影到频频现身,金钱豹带崽“散步”,原因是秦岭隧道附近在2015年就建设了野生动物通道,恢复了秦岭野生动物栖息版图;去年8月新疆建成的216国道,在富蕴至五彩湾段的两个小山丘之间,专门修建了一座100米长的桥梁,供野生动物行走;今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的天津市宝坻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武清永定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也专门建有生态廊道;目前,正在设计的青海三江源地区道路工程,把野生动物通道编入设计指南;在辽阔的林海雪原,横贯俄罗斯和我国的东北虎栖息地之间的生态廊道,已正在建设中。

这座“桥”上通行的是以豹猫为代表的大鹏半岛目标物种

看似陌生的生态廊道,其实早已有之

生态廊道这个词汇,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在一些动物科普文章里也比较少见。

其实,生态廊道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在各个孤立生态系统之间的通道,方便物种扩散、迁移和交换等。河南省林业局保护处处长卓卫华解释,从生物保护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生态廊道狭义的定义为供野生动物行走的狭带状植被,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他说,由于人类世界的发展,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变得碎片化、块状分布,各个栖息地分布在人类世界的周边,如同孤岛一样相互不连通。尤其是进入19世纪之后,一方面人类无节制地狩猎、破坏环境,对自然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极大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加,尤其是大规模道路、桥梁的建设和城市化的加剧,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被不断割裂,而呈碎片化状态、孤立化的局面。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势必导致动物各种群之间的栖息地相互孤立,种群得不到交流,使近亲繁殖愈发严重,最终导致物种退化甚至灭绝。

郑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斌说,不少人认为,世界上许多珍贵的濒危动物,面临的巨大问题是盗猎盗杀。他说,“其实更严重的是近亲繁殖!”统计显示,目前东北虎体重下降严重。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野生东北虎的平均体重是215.3千克。从70年代开始,体重已经下降到176.4千克。现在世界上仅存的600多只亚洲狮,全都是1908年捕捉的13只亚洲狮的后代,体型大不如前。华北豹是金钱豹里面唯一在我国有分布的亚种,被称为中国豹,在历史上分布范围很广,北京也有大量分布,如今北京的生态环境虽然已得到极大改善,但已经消失的中国豹无从恢复。

相对而言,非洲狮亚种数量较多,栖息地较为广阔,近亲繁殖的现象没那么严重,但如今许多狮群也出现了近亲繁殖现象。

专家指出,出现近亲繁殖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造成遗传多样性降低,物种机体素质下降,罹患各种遗传疾病的风险增加,种群数量下降严重,整个物种都可能消失。

他们认为,生态廊道能将各自孤立的栖息地连通起来,野生动物通过这些廊道串门沟通,进而交配繁衍。一旦走廊范围扩大,栖息地扩大,就能很好地避免近亲繁殖。

此外,生态廊道还可以避免马路杀手。随着道路网络越来越发达,许多动物在经过道路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加拿大艾伯塔省班夫国家公园的立交桥,下面涵洞通车,上面用植被覆盖,供野生动物行走。这个生态廊道连通了道路两旁的自然环境,诱使鹿类、熊类等从上面走过,减少“路杀”危害。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态廊道

河南省林业勘探设计院王万里研究员介绍,从主要结构与功能上分,生态廊道包括带状生态廊道、线装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三种类型。但在总体上,可分为人造廊道和天然廊道两大类。

天然廊道就是那些未经人工修饰,自然形成的生物走廊。最常见的形式是山脉、河流以及被人工分割之后,仍然留下的未经开发的空间,比如出于景观需要,人类生活区域周边的景观带、绿化带等。西起印度亚穆纳河、东至尼泊尔巴格玛蒂河,长达900多公里的一条狭长山脉,就是非常典型的天然廊道。环境中的河岸带也是常见且重要的天然廊道,相较于平原来说,河岸由于水分充足,植物种类和数量也较多,能够给野生动物从一个生态迁徙到另一个生态提供很好的保护。

而人造廊道,无疑是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特质,按照山水林田路湖草生命共同体打造的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它在更多情况下叠加天然廊道而成。

此次建成的深圳市首条“生态廊道”,“桥”梁两侧,都有扇状引导墙,汇聚和引导野生动物过“桥”。同时,坪西路路桥涵洞也经清理,打造成爬行动物横过马路的“隧道”。还注意廊道与大鹏半岛生态一致。“野生动物对环境非常敏感,需要尽可能打造与大鹏半岛原始生态一致的环境。”林勇华说。

秦岭大熊猫走廊带,也采用人工生态通道工程连通公路两侧大熊猫自然生境;在大熊猫走廊带公路两侧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猫主食竹种秦岭箭竹,同时开展以森林抚育更新、种植原生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增加大熊猫食源,起到真正的走廊带作用,逐渐消除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发展壮大。

目前世界著名的生态廊道很多,在功能和结构上也各种各样。蒙大拿的野生动物之路,在一条长达90多公里的公路上,修建了41个供野生动物穿越的涵洞和桥梁。位于芝加哥湖岸地区的伯纳姆野生动物走廊,主要作用是供候鸟休息和避难。从芬兰到希腊的绿化带,长达8500多公里,连通北欧与地中海。澳大利亚的圣诞节岛是红蟹栖息地,红蟹每年通过圣诞岛的桥梁隧道进入海洋产卵繁殖。还有蒙大拿州的野生动物之路。

在我国,广袤的林海雪原上,连通我国东北与西伯利亚一带的生态廊道正在建设。一旦打通,日渐饱和的西伯利亚海边疆区的东北虎,就会源源不断地扩散到我国保护区。

比利时的跨高速野生动物大桥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里的生态桥梁

德国高速公路上的野生动物桥梁

新加坡公路上的绿色生态桥梁

维多利亚高速公路上的绳索桥,主要供猴子等小动物通过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里,一头北美灰熊正在通过地下通道

澳大利亚圣诞岛上的红螃蟹隧道

日本铁路上的海龟隧道

肯尼亚的大象地下通道

加拿大的野生动物天桥

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野生动物大桥

巴西巴伊亚为猴子搭建的吊桥

荷兰哈勒姆,铁路上的生态通道

芬兰高速公路下的动物隧道

美国华盛顿的松鼠桥

加利福尼亚公路下的两栖动物隧道

索诺兰沙漠上的动物天桥

荷兰,这估计是世界上最长的野生动物桥梁,全长超过半英里

青藏铁路可可西里段的藏羚羊通道

从红外相机到AI,生态廊道科研监测手段升级

提起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手段,莫过于20年前诞生的红外相机技术。因其触发式录像、超长待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但令人尴尬的事情也时常发生。“四川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布设了将近40台相机,但两年只制作了大约1个视频和照片”,研究人员笑称这是“拍照一时爽,分析火葬场”。为什么?有些视频素材一闪而过,有些夜间画面只能看到动物眼睛,以前全靠人工一帧帧、一遍遍看,简直要“看瞎了眼”。

2019年,阿里云和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开发了“野生动物AI识别系统”。程序员只要向AI系统“投喂”大量的野生动物图像,机器就会找出其中规律,从而学会辨别物种,分析野生动物行为。他们说,“这种分析构建了整个保护区的基础数据。”

还是在这一年的12月,广东省在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建成第一个700M网络基站,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科研监测体系建设。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近地面700M无线网络和环境因子传感器监测,实现红外相机监测图像实时上传、云储存、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此外,太阳能无人机航测技术、3S等手段,以及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动物养殖溯源系统,专家们也在尝试应用到对生态廊道的科研监测中。他们还认为,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也将大有用武之地。

责任编辑: 陈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