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揭示生物因子调控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变化速率

2020-05-12 11:08:3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刘晓倩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11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高山树线变化驱动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理论进展,揭示了种内关系也是调控喜马拉雅山中段树线爬升速率的重要因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生物地理学杂志》上。

喜马拉雅山区植被垂直带和树线变化速率一直被生态学领域关注。约200年前,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在《植物地理学随笔》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喜马拉雅山区的植被垂直带。然而,多年来,我们对该地区植被垂直带高山树线变化了解十分有限。高山树线是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对温度变化具有潜在的敏感性。“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理论上讲树线位置将向高海拔迁移。但是,已有研究显示树线上升滞后于变暖速率。但是,我们还不清楚除了气候因子外,生物因子是否也调控树线变化速率。”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梁尔源说。

生物因子可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基于样地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树线上升速率不仅受降水和种间竞争限制,还受种内关系影响。所谓种内关系,是指树木间的竞争和互利等。随着降水减少,树木幼苗趋于集群分布,集群强度与树线爬升速率显著负相关,树木之间相邻距离越大,爬升速率越快,反之爬升速率越慢,树线爬升速率的34.7%由树木集群分布强度决定。进一步研究表明,温度-降水交互作用影响树木幼苗集群分布状态,进而调控树线爬升速率。

研究解释了局域尺度上气候和非气候因子如何驱动大空间尺度树线格局。从种内关系视角解释了树线变化的空间差异,量化了生物因子对树线变化的影响,解释了树线变化对气候变暖的滞后效应,是高山树线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进展。

责任编辑: 陈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