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变化驱动恐龙食物桫椤多样性形成

2020-04-26 11:58:00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赵汉斌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多倍化是物种形成“立竿见影”的方式,对植物的进化及其多样性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近日的一项合作研究,揭示了桫椤异源多倍体物种形成机制,丰富了多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理论。

物种形成一直是进化生物学领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多倍化会迅速形成不同倍性之间强烈的生殖隔离。多倍化现象在植物中非常普遍,尤其是蕨类,多倍体约占其物种数的30%。然而迄今为止,对蕨类多倍体物种形成进化机制的理解仍然非常缺乏。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境内发现的小黑桫椤。(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志图像库)

桫椤科植物是侏罗纪孑遗的树状蕨类,现存的桫椤科植物与其化石形态特征几无变化,因而也被称为“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与其他蕨类普遍存在的多倍体现象相反,多倍体在桫椤科植物非常少见,迄今为止只有分布于中国及日本的小黑桫椤报道为四倍体。

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科研人员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静博士、康明研究员等合作,整合形态学、细胞学、系统发育和群体基因组学等手段,系统开展了小黑桫椤的物种形成历史研究,证实小黑桫椤是异源杂交四倍体,其母本和父本是二倍体的大叶黑桫椤和粗齿桫椤。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群体基因组学,以及溯祖模型揭示四倍体小黑桫椤后代与其亲本粗齿桫椤在同域或邻域分布群体存在基因流,他们从生态位模型分析揭示小黑桫椤与其亲本之一大叶黑桫椤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化,但与粗齿桫椤的生态位大部分重叠,推测小黑桫椤的多倍体杂交起源受华南地区的历史气候变化驱动。

此项研究首次从群体基因组水平解析了蕨类植物的杂交物种形成机制和进化历史,并发现蕨类不同倍性之间存在基因流,研究结果丰富了多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理论。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

责任编辑: 陈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