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草地上,它们伸着脖子,瞪着眼睛,敌视对方。突然,一方主动扑上去,绕脖,别翅,甚至使出了最恨的“门腿”战法……渐渐地,黑鸡占据了上风,甚至啄坏了对方的眼睛,但红鸡“宁死不屈”,即使血洒满地,“战死也要斗”。
发生在中国斗鸡原种场里的这一幕,是两只斗鸡决斗的高潮部分。这两只鸡,不是普通的肉鸡、蛋鸡,而是被誉为“斗鸡之王”的鲁西斗鸡。中国斗鸡原种场场长高翔告诉记者,鲁西斗鸡是我国四大斗鸡之一,总量占我国斗鸡的80%以上,也是最有名的——它骨子里就带着斗争基因。甚至刚出壳就开打,30天的小鸡就被斗成了“秃毛鸡”,可谓既生性善斗,又宁死不屈。
专家告诉记者,斗鸡是一种古老的鸡品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斗鸡的训练和饲养技术历代留传至今,仍为百姓喜爱;在各大畜牧博览会的现场,“斗鸡”仍是保留节目。
不过,表面上的热闹,不能掩盖事实上残酷:这些“战斗鸡”的生存现状,并不尽如人意。4月16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育种室主任曹顶国直言,“鲁西斗鸡面临着品种退化,质量下降,甚至品种灭绝的生存危机。”
有“鹰嘴、鹅颈、高腿、驼鸟身”之特征的鲁西斗鸡体型高大、凶猛善斗、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根据曹顶国的估算,在核心产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纯种鲁西斗鸡存养量约60000只,这意味着这些纯种鲁西斗鸡数量已经不多。也正因为此,2001年,农业部将其列为国家级畜禽保护良种。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历史上,鲁西斗鸡的生存危机出现过多次,最近的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其时,在进口鸡的冲击下,鲁西斗鸡几近灭绝。关键时刻,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几经提纯复壮、繁衍,最终培育出了鲁西斗鸡新品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四十年间,斗鸡表演成了小众节目,纯种鲁西斗鸡在市场夹缝中艰难生存。
曹顶国说,“因为鲁西斗鸡不同于蛋鸡、肉鸡,它体型大,但产蛋性能低;每年只有50个左右的产蛋量几乎是一般蛋鸡的六分之一;相对于白羽肉鸡42天能出栏,鲁西斗鸡则要六个月以上。”这些都意味着在产肉、产蛋及成本方面,市场上的斗鸡企业难以跟普通养鸡企业比拼。
山东省鄄城县凤凰镇东金堤桥北500米,这里是国家级的“中国斗鸡原种场”所在地,也是曹顶国的科技服务点。以他为代表的众多专家与高翔一道,在斗鸡品种资源保护、选育繁育、推广方面做了诸多努力。目前这里的存栏原种鲁西斗鸡26000只,其中核心育种群规模达到15000只。为了细分市场,高翔按照斗鸡功能做了划分,即观赏用、肉用和蛋用。高翔说,一只外观漂亮,战斗力强的斗鸡,身价高达上万元。
给斗鸡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情况变得不一样。专家们发现,鲁西斗鸡不仅善斗,而且营养价值高。曹顶国说,鲁西斗鸡肉质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斗鸡血清中SOD和GSH-PX活性是普通鸡的20倍,这些都指向了其高营养性。
“将鲁西斗鸡定位在肉鸡中的珍品,走高端市场。”这是曹顶国给出的建议。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市场,活斗鸡零售每斤30元,每只斗鸡售价200元左右;斗鸡白条批发到饭店为每斤40元,零售价每斤80-100元,是普通肉鸡的7-10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曹顶国给出建议,“作为国家级良种畜禽,纯种鲁西斗鸡的繁衍要靠科研院所的努力,也要靠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但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多一些资金、政策上的支持。”